“对,是孩子。”狗娃子头也不回的回了一句,然后如进京赶考书生般的泛起了一股子奇怪的感觉,有心想要径直进到茅草屋,却又因为一系列奇怪的缘由,使得他又不敢随随便便的进入这个茅草屋。
在顿了十多秒之后。
狗娃子终于下定了决心,重重的迈出了第一步,然后是第二步,再然后是第三步,直到进入茅草屋为止。
纵然狗娃子的心里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但眼前的一幕,还是有些出乎他的预料的。
这间小小的茅草屋内。
有一具尸体。
一具女性的尸体。
这具女性的尸体,想必是尸体跟前包袱里面包裹着孩童的母亲,因为狗娃子在她手里,发现了一把带着鲜血的剪刀,剪刀上面还有一段被剪断的脐带。
所有的一切。
均已真相大白。
一定是这个母亲自己给自己接的生,并且在临死之前,用尽全身力气,将自己好不容易生出来的孩童给包裹了起来。
多么伟大的母爱啊!
心中感慨了一番的狗娃子,伸出双手,将那位刚刚出生,却以变成孤儿的孩童给抱了起来。
“营长。”二连长叫了一声。
“找几个战士,将里面那位大婶给埋了吧。”狗娃子淡淡的吩咐了一句。
“营长,现在我们的周围可到处都是鬼子,带着这么一个孩童行动,会不会泄露我们的行踪?”二连长见到狗娃子抱着一个婴儿走出,面露难色,继而以一种婉转的口吻建议道。
“我知道。”狗娃子死死盯着怀里一个劲吸他手指头的婴儿,随后一种无法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语气说道:“这个村子里面的人已经跑光了,我们不收留这个孩童的话,恐怕这个孩童连今晚都活不过去,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后代,于情于理都要收留他们,你的担心也不无道理,这样吧,一会儿要是碰到有人烟的村庄,将他交给老乡就成,二连长,你让炊事班老王弄点玉米面糊糊过来,我估计这个小家伙有些饿了,不然不会一直这么哭。”
就这样。
营救电讯专家的狗娃子新二营当中,便多了一个刚刚出生的小累赘。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宁为太平狗,不为乱世人。
简简单单的十数个字,道出了乱世的残酷,点明了战争的血腥,亦也说明了人心的那丝不忿。
狗娃子他们从七里桥这一路走来。
入眼的一幕。
完全可以用十室九空这个成语来形容,不不不,十室九空这个成语是形容不出这一番惨剧的,应该用十室十空这四个字来,形容狗娃子他们这一路走来所见到的,看到的。
想必是不愿意当亡国奴的缘故,所以狗娃子他们一路走来所路过的那些村庄当中,基本上全都空无一人。
也不是空无一人,而是能走的基本上全都走了,留下的,全都是一些上了年岁,走不动道路的老头老太太们。
宁当流民。
不当顺民。
或许就是那些能走之人最为真实的想法吧!
至于这些走不动道路的老头老太太们,大概是故土难离的一种情怀吧!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这些人离开也许是对的,否则等待他们的,就是鬼子冰冷的刺刀和无情的子弹,那个时候,什么都没有了。
“哎!”
一处空无人烟的村庄前,狗娃子又一次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内中感情,岂是一个小小的哎字所能表达的?
可此时此景。
貌似除了一个哎字,是在没有其他词汇来形容的。
“走吧!”呆了好一会儿的狗娃子,向着休息了大概半个小时的众人下了开拔的命令。
没办法。
上级领导给狗娃子他们下的是死命令,要求狗娃子他们无论如何也得在次日凌晨八点之前与电讯室专家进行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