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付出上百条人命后。
那条该死的,如一条铁链般横档在他们前面道路上的铁门桥防线,依然还在国军士兵的手中。
这样的局面。
是三野一郎完全不能接受的。
事到如今。
必须的另想他法。
唯有这样,才能博得一丝活路,被逼迫到绝路的三野一郎,这一刻,在没有了藏私的心思,他扭头朝着一旁的鬼子副官大喊了一句,“炮兵准备。”
换言之。
被防守国军逼上了绝路的三野一郎,决定动用自己最后的本钱了。
也就是炮兵。
在国军一系列的围剿之下,整个三野联队目前还残存着一门迫击炮,外加八发迫击炮弹。
三野一郎原本是想将这八枚炮击炮弹留到最后关头使用的,可现在看来,分明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假如不动用迫击炮弹,他们是根本冲不破对面铁门桥防守国军最后一道防线的。冲不破国军的防线,便有可能死在这里,这让一心想要建功立业的三野一郎如何能够接受得了这样的结局?如果不是为了建功立业,三野一郎也不会带着五千之兵,一头扎入国军防线腹地,妄图以自己联队为中心,然后给国军来个中心开花。
只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
狗娃子带领着的炮灰二连,在铁门桥硬生生的阻击了鬼子四天五夜,在击毙大量鬼子的同时,也为薛岳将军围歼三野联队创造了有利战机。
正因为这样。
三野联队才走上了末路。
恍然间。
下了炮兵准备命令的三野一郎,挥手将护旗尉官喊了过来,叮嘱其现在就可以销毁他们三野联队的队旗了。
两挺捷克式机枪的突然复活,使得原本有些懦弱的国军火力,顿时强化了不少。刚才那张要人性命,夺人魂魄的,且没有死角的火力网,再次如噩梦般的出现在了冲锋鬼子的眼中,不少冲锋的鬼子,就死在了这张密集,且无死角的火力网下。
按理说。
这样的火力覆盖,鬼子的冲锋肯定受阻,攻击受阻后,鬼子是应该撤退的。
但现场的实际情况,却偏偏相反,受到防守国军强大火力覆盖的冲锋鬼子,并没有退却,反而是愈发不要命的攻击了起来,在鬼子这般悍不畏死的猛攻之下,还真的又让鬼子往前挪了十数米。
话又说回来。
鬼子虽然冒着猛烈的弹雨,往前挪了十数米,但却也引来了防守国军士兵丢出的手榴弹弹雨。
鬼子现在的距离,刚好是防守国军士兵有效丢出手榴弹的抛掷距离。
要是在远一些。
要是鬼子距离防守国军的阵地稍微在远一些,防守国军士兵丢出的手榴弹,就无法准确的扔到鬼子人群当中去的。
步兵考核中,战士站姿状态下,抛掷手榴弹35米合格,跪姿状态下,抛掷手榴弹25米合格,卧姿状态下,抛掷手榴弹20米合格,这还是战士吃饱喝足体力充满的情况下。二战时期,除了精锐的中央军之外,不少地方杂牌军的士兵,都是吃不饱肚子的,因此他们是不可能将手榴弹抛掷出较远距离的。
在手榴弹抛掷不远的前提下,要想有效的用手榴弹杀伤敌人,只有不断的缩短自己与敌人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自己抛掷出去的手榴弹能够落在敌人当中,从而有效的击杀敌人。
除此之外。
是在没有其他方法可言的。像抗战神剧当中,用弹弓将手榴弹抛掷出去杀鬼子,根本就是扯淡,纯粹的将观众当做傻子,现实战争中,这么做,分明就是在找死。
正因为这样,防守国军才一直没有抛掷手榴弹,而是单一的凭借着手里的步枪,来压制鬼子。
但现在。
冲锋的鬼子愣是以己方无数战士人命为代价,冲到距离防守国军阵地差不多十多米远的距离。
这么近的距离。
防守国军士兵体力纵然有些吃紧,却也是勉强可以将手榴弹抛掷到鬼子人群当中去的,根本没用人叮嘱,也没有人去专门叮嘱,告诉他们可以抛掷手榴弹了。防守铁门桥的国军士兵在鬼子冲到他们手榴弹抛掷射程内的时候,便纷纷拉响了手榴弹的引线,然后用尽全身力气的将拉着引线的手榴弹朝着鬼子抛掷而去。
六十多个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