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我去,枪口抵在了脑门上(求收藏、推荐)

无限植入 愚任 1145 字 10个月前

就在两个拖油瓶刚从柜子里面钻出来的霎那间,警觉的周卫国便听到屋子外面传来了一阵大头皮鞋踩在地上的声音。

瞬间。

周卫国的心就提到了半空,甚至就连他头上的头发,这时候也都一根根的竖立了起来。

鬼子!

鬼子来了!

而且根据脚步声分析,来的还不是一个鬼子,更加让周卫国揪心的是,大头皮鞋踏地的声音好像距离他现在所处的房间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怎么办?

该怎么办啊?

要是单个的鬼子,周卫国咬咬牙,狠狠心,有可能将其干掉,但假如来的是一队鬼子,周卫国一个人,一把枪,就有些身单力薄了。

抗战初期。

鬼子的单兵作战能力还是挺强的,他们一个人往往可以抵挡十个、二十个、三十个、甚至一百个国军士兵的围攻且不丢性命。

如昔年的河南省,驻守的国军士兵足有数十万之多,但就是这数十万之多的驻守国军士兵,愣是被鬼子派出的三千人马给打的望风而逃,溃不成军。

很多时候,鬼子还没打到跟前,国军士兵的头头脑脑们不是逃的不知了踪影,就是在暗地里打着属于自己的小算盘,坐等鬼子收编,随后摇身一变,成了吃汉奸饭的伪军。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

普县(这个名字是作者随口编的,读者就不要纠结了),当时有警察三十多人,防守保安队七十多人,累计一百多条人枪。但就是这一百多条人枪,乖乖的向前来攻城夺寨的鬼子交出了他们所防守的县城。

可笑的是,攻击占领普县的鬼子还不到一个班,就是这区区数个鬼子,里面还有一个伤兵。

由此也可以看出,中日交战双方士兵的个人单兵作战能力。

其实严格的说起来,也不是个人单兵作战能力低下的缘由,而是双方国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