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不会担心道心有失,不能证道?三清是何人,不说又开天大功德为之化解,光凭自身亦是不惧。三清虽然高傲,却是不是输不起之人,现在打不过,努力修行,早晚会找回来,这样一来道心自不会因几次败在教主手里而起任何波澜。
三清走后,众人纷纷上前寒暄一阵告辞离去。
接引、准提自是着急回去感悟大道。而教主却是忙着回去照看人族。
转眼间,就只剩下女娲、伏羲、帝俊、太一和鲲鹏。然而自始至终三清和西方二人都无人关心人族为何物,却是错失机缘,成圣之事自是向后拖延。
女娲开口道:“诸位随我进来一叙。”
足有半天时间,伏羲等人才从娲皇天出去,回归天庭,女娲如今已然成圣自是不能再回天庭。圣人之尊却是不能容得他人呼来喝去,回到天庭难免尴尬,还是留在娲皇天最好。
此刻教主早已回到人族之中,此时人族并未前去寻找栖息之地,而是在武道之志分身的带领之下,寻找食物,制作蔽体之物。普通凡人自是一日三餐少之不得,虽然人族刚刚出世,但总不能赤衣裸体,找些树叶蔽体算不得拔苗助长。
教主回归,收回分身,继续带领人族囤积足够的食物,准备迁徙,食物均是灵果,不周山却是没有弱小的动物可被人族猎取,只能找些灵果充饥,好在一枚普通灵果下去,能顶上一日三餐。
人族的第一次迁徙开始,浩浩荡荡足有十万人之多,一路风餐露宿,春去冬来,受尽艰难险阻,还好均是年轻力壮,没有老人和小孩,否则凭借自身之力更为艰难。
人族的目的地自是首阳山,日后人族大兴之地,这首阳山虽为人族大兴之地,但却不好寻找,教主只知在东方罢了,随即带领人族向东方行去,一路之上不断放出神识寻找。历经百年迁徙,终于发现首阳山所在。这百年迁徙,如若不是这第一批人族沾染些许功德之气,寿元足有数百年,教主绝对不会坚持迁徙如此之久,废话,目的还没到,人就死绝了,每日都在迁徙,繁衍后代自是大打折扣,死亡大于出生,不灭种才怪。
这百年里,人族对洪荒有了深刻的了解,明白自己是多么的弱小。一路之上自是无数妖兽甚至是修行者打起人族的主意,要不是圣师出手灭之,恐怕人族早已灭了千次万次。深深明白一处安稳的栖息地对人族的重要,否则周围都是妖兽,人族还如何发展?每想至此,心中便涌出无限对圣师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