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一下,十几人中,有三人乃是姓南郭。
此时,南郭奋这才慢慢悠悠的走出几步,朝着皇帝跪礼,道:“老臣有话上奏。”
“勉公请起,有话慢讲。”老皇帝冲着南郭奋招招手。南郭奋,字勉之,位列三公之太傅,故称勉公。
“正所谓举亲不避嫌,户部侍郎南郭纵虽是老臣二子,其平素专心政务,虽无过错亦无寸功,且资历尚浅,臣以为难堪大任,不妨由右侍郎郭兴接替尚书一位。”
南郭奋一言完毕,太子的脸色顿时有些黑了,老皇帝却饶有兴趣的说道:“朕记得那南郭纵,当年乃是榜眼,那郭兴不过是进士及第,若是朕没有记错,当年殿试的时候,本该钦点南郭纵头名的,是爱卿说他文章不够严谨,故此落为榜眼。”
南郭奋面色平淡,肃声回道:“用人唯才,老臣问心无愧。”
老皇帝笑了笑,“勉公多虑了,朕只是感叹勉公治家严谨,家中尽是贤才。”
太子燕瑞接口道:“父皇,南郭纵才识能力皆在郭兴之上,首辅大人嘴里说着举亲不避嫌,但实是避嫌之举,儿臣认为,用人当唯才量举,望父皇三思。”
“皇兄此言差矣,”陈王燕捷适时插话道:“那郭兴其人,儿臣曾与他见过,能力还是有的,故此,儿臣举荐郭兴。”
燕瑞瞥了一眼燕捷,心中却有些气愤:“南郭奋为了自己,甘愿让他的儿子南郭纵放弃掌管户部的机会,本宫何尝不知道父皇的忌惮,但是那个郭兴却是个死儒,不肯效忠本宫,反倒那南郭纵乃是本宫母族,本宫决不能放任户部肥差落在燕捷手中!”
太子打定注意,便沉声说道:“父皇,南郭纵实是……”燕瑞话还没说完,下面的南郭奋却沉声打断:“殿下!不知可有其他人选?”
没办法,南郭奋知道这样打断太子说话很不好,但是南郭奋不能看着大好局势就这样被太子浪费掉。
举荐继位者,不该由太子提出,更不该是南郭家的人。南郭奋知道郭兴死板,不愿轻易倒戈两位皇子,所以才举荐郭兴,到时候郭兴虽有尚书之名,但是副使乃是南郭纵,换言之,户部仍在太子手中。
可是,听到陈王举荐郭兴,太子担心郭兴受了恩惠,会倒向陈王,所以有些慌乱,想要强行将南郭纵推上位,所以南郭奋才不得不打断他的话。说白了,南郭奋不想让南郭纵上位。
一时间,太子闭口不言,心中沉思。老皇帝靠在椅子上,眯眼看着下面,不知有何打算。燕捷嘴角上扬,端立在一旁。众臣也没有主动上谏,顿时整个朝会陷入诡异的寂静。
无意间,高处的太子向下瞄了一眼,正好看到一张肥肥的大脸,顿时心中一喜:“此人昨日刚在本宫府中表忠心,怎么把他忘了。”
“父皇,儿臣想了想,南郭纵郭兴之流皆不足以担任户部尚书一职,应当在其他良才中甄选一番。”太子燕瑞朗声说道。
“那大哥觉得,谁是良才?”陈王燕捷肃声问道。
燕瑞沉声回道:“此人乃是刚刚回京述职的广东布政使,陈华。”
“哦,陈华?”老皇帝沉吟片刻,“此人朕倒是记得,听闻他任期已满,刚刚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