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一万倍比率

奈何他对古汉字研究不深,赶紧找专家权威。于是一个电话打到了多年好友苏启明那里,半夜将其叫来。

经过仔细辨别,确认文字为:僖公三十三年,仓措制带钩白用。

意思就是说,一个叫做仓措的人,在齐僖公三十三年,为公子小白制作了一件玉器衣带钩。

苏启明表示,从字形上来看,确是春秋齐国用大篆。

这可真是了不得了,齐桓公小白用过的带钩,有名有姓,传承分明。当下传承下来的玉器中,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基本没有留有字迹的。更何况还是公子小白的,那可是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一。

因此,不论这个叫仓措的人以何种目的,何种方式将字刻上去的,这几个篆字对研究那段历史都有极大的帮助。就是从艺术形式论,字体本身那也是价值巨万。

于是乎,葛老头在圈子里也火了。

只剩下一个黄月羲了,他不服啊。

论专业技能,他在书画文玩界那是绝对的权威,泰斗级人物。比潘葛二人在各自领域内的威望要大得太多。最起码如果他买到那个鸡缸杯,就绝对没有人敢说个“不”字。

现在倒好,这两个家伙竟然抢了先,一个个都得了好宝贝。虽然他自己的店里也有一些个书画珍品,其中最有价值的要论一幅唐寅的《牡丹仕女图》和郑燮的《秋日竹石图》,论价值那是相当高的。

但这些都是他真金实银买来的,别说捡漏,有几幅甚至还是儿子买的,溢价不少。

还有一个原因,他太出名了,古玩市场的摊主基本都认识他,捡漏哪有那么容易。只要他看上的东西,那价格肯定会高的离谱。即使破烂的东西,人家也会琢磨:是不是内含玄机啊,抬价是必须的,不卖都有可能。

一来二去,三个人就打了堵:如果黄老头也能捡到一个价格悬殊,超过他们的漏,不论价值多少,都将自己的成化斗彩鸡缸杯和小白玉带钩借给他欣赏十天。

如今黄月羲终于捡到一个大漏,竟然没人信,这让他如何不气,正准备挽袖子和两个老不死的继续理论,听到身后一个声音,道:“我能证明。”

这是谁,这么讨厌,半路横插一杠子,潘葛二老头轻哼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