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老小孩

另一房间,校领导们聚集在一起,有人专门汇报了情况,也急的团团转,不急不行啊,前面已经说到,宋维菁同学的身份实在非同小可。

她的父母竟然不是华夏人。不对,确切的说是美籍华人。父亲宋戴华,新任美国驻华夏大使馆公使级商务参赞,而母亲也是一家跨国企业的高官,常驻鹤城。所以宋维菁在高二时候,跟随父母来到华夏,进入鹤城八中学习。

现在华美双边关系处于恢复期阶段,华夏的改革开放也迫切需要大量外资的注入。而商务参赞正是联系/处理双边关系的重要位置。这个时候,参赞的女儿竟然急症病危,真是如何是好?

由于出血依然没有止住,不能实施转院,通过联动平台,鹤城最好的妇科医生携带各种可移动设备已经进入急诊室,连护士都换成了特护人员。今日,宋戴华正好参加国际经济论坛,在鹤城逗留。现在,和宋维菁的母亲在外交部驻鹤城人员陪同下在走廊焦急等待着。由于安静原因,同学们早已被赶出了急诊部,但是大家不愿意离开,都等在外面的场地上。

半个小时后,护士长推开急诊室的们,匆匆走出,面色严肃,对走廊等候的众人道:“出血已经止住了……”,话音未落,各人明显轻了一口气,还好,还好。

可护士又接着汇报:“但是联系了多家血库,依然没有找到可以配型的血液,病人仍处于危险中。”

众人刚放下的心又揪了起来,对了,还有血型问题。

母亲急了,怒道:“这么大的华夏……”

没说完,被宋戴华轻轻一拉,刹住了口。外交人员,显然是不能随便说话,一不小心就会升级为外交事件。外交可无小事。

作为一名公使级外交官,虽然心中急迫,对华夏的医疗水平相当不满,但表面的镇定还是保持的很好。

宋戴华对护士长道:“辛苦你了。”

又对同来的那个外交人员道:“胡处长,还请你多帮帮忙。”

那位胡处长赶紧点点头,道:“宋参赞,我去打电话。”说完转身跑了出去。在门口,刚好看到穿着一身粗布裤褂的人推开玻璃门,这个人他认识,刚才在那堆学生中的一个。

见他还想往里走,伸手拦住,道:“不能进去了,不是让你们先回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