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神圣地

战国野心家 最后一个名 1743 字 10个月前

魏国的底线是洧水为界。

郑风多淫,有歌曰: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郑国的变法较早、民众富庶的也早,洧水流域都是郑国的精华之地,土地肥沃,人口众多。

洧水流域算得上是民间白话的发源地,而这种发源的基础就是民众曾经有着富足的物质基础。

以洧水作为天然的分界线,能够避免魏赵之间那种犬牙交错的局面,使得魏韩之间的矛盾得以暂时的压制。

韩国使节并不知道魏人的心思,于是先是大倒了一番苦水,又说了许多郑韩之仇,最后又谈到了泗上出使郑国对于魏韩的威胁。

郑国此时已经没有太大的威胁了,但韩国为了能够获取魏国的支持,便道:“郑,曾霸也。如今虽衰,却也曾于黄池、负黍屡屡得胜。”

“墨家,练兵阴谋恶政之学,郑国若从泗上,其势必强。二十年间,魏韩得郑之半土,此仇郑人常忆,今日臣服于魏,无非是权宜之计。”

“今日……”

韩国使者还准备继续说一些的时候,冷不防魏击道:“善。郑国贰于泗上,可亡矣。”

韩国使者一时没反应过来,还准备继续说一些理由呢,一下子愣住了。

好半天,才反应过来魏击说的什么,心中大骇,以为自己听错了。

郑国一直是魏韩之间的缓冲,魏国一直不允许韩国吞并郑国,而且一直用郑国来压制韩国。

这一次来到魏国,韩国的使者也就是想要借助魏国大肆渲染要和泗上开战的机会,借此来要挟魏国,让魏国允许韩国吞并郑国的一部分土地。

哪曾想自己组织了许多语言,这才说了半句,魏击直接同意了……

韩使明白自己的口才只怕不能够一言以改变君王的心思,心道只怕魏国总爱已经动了吞郑的心思,连忙道:“君侯所言极是,国小而有二心,可亡矣。”

魏击道:“此事需机密,不可外泄,不然楚人必要干涉。”

“如今反墨反泗上,为天下大计。墨家祸乱天下,必使天下亡,郑国却亲泗上,自取灭亡之道。”

“这次会盟,正该质问,会盟之时,审核其罪,存其祭祀,却要管辖其国土。”

“这非是为了郑国的国土,而是为了郑国的百姓不受墨家蛊惑,也是为了郑国的百姓不在手刀兵之苦,这是顺从天道的。”

“你可速回,我有书信传于韩侯,此事决不可外泄,月后会盟,当伐郑人。”

具体的利益划分,那不是和一个区区使者就能够谈判决定的,之后的事还需要更多的谈判,但魏国却占据着优势。

月后会盟,只是为了掩人耳目。

到时候天下都以为魏国是要干涉宋国,楚国到时候也会派出使者参加后续的会盟,但在会盟的途中,天下人都以为魏国要干涉宋国的时候,一举灭亡郑国,魏韩瓜分郑国的土地。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重要的不是罪名,而是魏国的态度。

现在时间站在魏国这边,魏国已经开始动员士卒,不管是韩还是楚,都会认为魏国动员的目的是为了对泗上开战,都没有提防到魏国整个战略的转变。

魏在瓜分郑国这件事上已经占据了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