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手中有兵六万余,墨家主力四万,看上去多寡有别,但在平阴大夫看来,自己寡而墨家众。
若是墨家真的分兵围成阳,而再分兵阻滞自己靠近成阳,那倒是不惧。
可万一……墨家根本不是为了成阳呢?
现在距离范邑不过二十里,距离成阳不过百里,身后还有薛陵等邑,如今到底是继续前进到范邑依托坚城观望?还是现在就选择后退到薛陵等地,离墨家越远越好?
田庆那边的信上,让他小心,但又让他做出威胁成阳的态势,这样让墨家的主力不敢全部撤走去武城,最多只能分兵。
这样的话,就需要前进到范邑观望。离得太远,消息不畅,万一墨家主力从成阳撤走,自己距离太远,没有功劳不说,若是墨家主力又返回武城和临淄军团决战导致了失败,自己恐怕也要被问逡巡不前导致墨家主力从容撤走之罪。
而且,万一失败,到时候齐魏之间仍旧需要结盟,那成阳的事,总需要有个人背锅。
谁来背?
自己能把田庆给自己的书信拿出来,说是田庆不准自己救成阳所以自己溜回了薛陵?可田庆的信上没有写那么直白,而是说鞔之适诡计多端,不可轻进,至于真正的目的和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说辞都是亲信人口传的,拿出来也没用。
既不能说,那万一失败问责,为了平息魏韩的愤怒,自己就要被当做祭品。
前进到范邑,那情况就好说的多。
真要是成阳被攻破,就说墨家义师阻碍,自己竭尽所能不能前进,这不能算是自己的罪。
而且若是墨家的主力撤走前往武城,自己若能夺回成阳,那么也是大功一件,到时候是归还魏韩还是怎么样,将来万一自己在齐国混不下去,还可以凭借今日的关系逃亡魏韩。
然而,万一墨家攻成阳是假,而是想要寻机歼灭自己手中的这六万人怎么办?
前出到范邑,到时候跑都没地方跑,四周没人可以救援,撤回胡陵至少还有四周城邑的大夫可以援救。
到了范邑万一墨家的目标是自己,往马陵方向跑,指望魏国救援?可是现在马陵以西的魏国黄城、繁阳等地正在谋划围攻邯郸的事,兵力都在邺地和邯郸,而且还有黄河阻隔,万一被墨家追到马陵,背后就是黄河,魏人无力救援,只怕死的更惨。
他正犹豫的时候,又有几名斥候心腹回报,带来了两个让他震惊的消息。
“之前那些墨家的游骑,已经查探清楚,他们进驻到之前商人修筑的义仓之内守卫,分散在汶、济之间。”
“墨家义师昨日出现在南济水,距离我军不过四十里。斥候拼死查看,确定是墨家主力,人数数万,皆无锅灶,只用炒米炒面为食。”
平阴大夫手中让他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田庆之信顿时落在了地上,惊的他嘴巴都难以阖上,这都不用再看什么城邑之图,墨家的真正意图现在终于告白于天下!
平阴大夫几乎是用喊的语气命令道:“传令全军,即刻北撤到阿、谷!令人急命谷、阿大夫,征集民众,坚守城邑不出,不可轻动。”
“再急令肥、卢、历下之大夫,召集民众、征调私兵,全力前往平阴!快!快!”
田午已经全然明白过来。
墨家善于守城,泗上民风彪悍,加上墨家在此二十年,当真是人人如虎,任勇好战而不畏死,且规矩与别处截然不同,很难在实行原本那样的统治,人心不服。
一旦真的齐国单独于墨家开战,想要全面占据泗上,要做好决战付出十万、将来镇守付出二十万甚至更多的代价,这是齐国所不可能承受的。
单单一个沛邑、彭城,那就已经是如今天下的雄城,就凭墨家守城之术,少于八万兵,只怕都不敢想着攻破这两座城邑。
真要是齐国和墨家开战,魏、燕、韩、赵等国,只怕都要乐出来花。
劳师远征,齐国死伤殆尽,届时魏赵韩东进、燕人南下,齐国危矣。
田午觉得田庆的比喻很好,费地对于墨家而言,那是千金,只不过代价之前看来只是对抗费国的大夫,就算失败那也不过是指甲之虞。
而平阴大夫要合兵魏韩盟于成阳,那在墨家看来是要刺向墨家的心脏:成阳几十里外就是连接泗水的菏水,正是沿河进军泗上沛邑的关键所在。
所以,墨家才会放弃武城,而将义师主力移至菏水,欲取成阳。
这的确就是放弃武城的举动,临淄大军再过数日就能抵达武城附近,武城作为费国北大门,墨家不攻,也就意味着墨家失去了在费国的主动权。到时候成阳又分兵,除了签订合约媾和承认费国大夫归齐一策外,似已别无他法。
对齐国来说,这一战既可以得到费国,包围鲁国从而使得鲁国附庸;又可以让魏国和墨家处在一种交战状态,让墨家成为抵御魏国将手伸向泗上的重要力量。
而齐国若是能够占据费国,成阳又被墨家夺取将魏国排除在泗上之外,那么此消彼长之下,一旦时机来临,齐国随时可以攻取泗上,只要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比如墨家内乱。
至于说现在攻取泗上,齐国上下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想法,包括田和和田午,甚至都不敢想。
就泗上这二十年的民风、习俗、规矩、习惯,以及墨家的灌输、求利、天赋之权这些东西,以及可怕的民心所向,攻取泗上……除非是各国联军才有可能,否则齐国自己,首先要担心的不是攻不下沛邑和彭城,而是要担心燕、晋在背后下手捅刀子。
田午既明白过来,于是拜道:“您是贤才,若不然,我要做的事,恐怕要让齐国受到损失而让魏国得利啊!”
田庆心想:你毛还没长齐,要学的多着呢。
嘴上却道:“为君分忧,臣之本分。吾乃齐人,自然要为齐谋利。”
随后,令人传书于平阴大夫,备说此事,只让他在济水、汶水之间逡巡,若是成阳有求援之信,只说正在靠近,却延缓行动。
又让他地方墨家可能的反击,若是听到墨家靠近济水、汶水,不要管墨家有多少人,只要结阵防守,或是退入城邑,不要交战。
若墨家得成阳,那么便退到范或薛陵,不退不前,让墨家不敢不分兵成阳守卫。
…………
从墨家出于胡陵而攻成阳的消息传出那一天开始算起的第十日;从齐国临淄军团的主帅田庆和公子田午命令平阴大夫不救成阳的消息传递出的第六日。
平阴大夫终于接到了临淄军团主帅的书信,如今他的位置正在齐国的范邑以北,大约是后世的阳谷县和台前县之间,距离成阳还有百里的距离。
六万从平阴、肥、历下、灵丘征集的大军驻扎此地,实际上早在两日前在田庆的书信抵达之前,平阴军团已经选择了逗留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