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一章 星芒璀璨万骨遗(四)

战国野心家 最后一个名 3552 字 10个月前

小小的牛阑邑尚且可以如此守卫,若是中原弭兵的想法真的可以贯彻实行,宋郑卫鲁等国夹在强国之间,墨家只要能守住,就能撑到援兵抵达。

要展现出足够的能力,才能让之前所说的弭兵会不是一个笑话。

公子击虽然不知道牛阑邑具体的防御体系,但多年征战还是觉察到了牛阑邑城防体系的一部分。

如果此时大炮已经在各国出现流传,那么牛阑邑很好攻。

如果适按部就班不知变通地将牛阑邑的城防按照原版棱堡的情况来建造,即便攻击方没有大炮也好进攻。

现在的情况则是三国联军无炮、也没有抛石机,牛阑邑也没有斜面实体低矮防备炮击的斜面墙,而是加高了墙体突出了凹面和行墙。

今日进攻,公子击已经隐约发觉那些古怪凹面的效果,可却无可奈何。他想,若是能有守城一方可以发射铁丸的东西,倒也容易,对准城墙城门猛轰打开缺口,一拥而入即可。

可现在,要么靠挖掘、要么堆土山。可土山有炮袭击挖掘者、速度必慢;靠近挖掘有火药雷投掷、人心必惊。

整个牛阑邑就像是一团蜷缩在一起的刺猬,无从下口。

统帅们一筹莫展商讨对策的时候,暂时可以休息的联军士卒也在谈论着今日的攻城。

郑军营中,那些参与攻城退回的士卒,用他们身上的伤势和见闻传播着恐惧和厌战情绪。

子产执政时候,郑国便有议论国政的乡校,如今虽然被捣毁,可经济发达的郑国依旧保留了市井议政的传统。

郑国离宋国很近,郑国城邑市井间也是墨家的渗透方向,郑人士卒多有确信城内帮助楚人守卫的必然是墨者,因为火药这东西他们听说过。

一名从进攻中幸存的士卒心有余悸地讲诉着凹面城墙下的他所亲身经历的惨状,咬牙道:“我当时正举着盾,心想前行到了城墙三十步内城头尚无反应,或可一举而下。”

“谁想,就在这时,就像是打雷一样的声音传来。我转头一看,我身边的同伙的脑袋被打碎了,血溅到了我身上。我虽举着盾,可是那黑黝黝的铁疙瘩就在脚下,轰的一声,雷光一震,旁边伙伴的盾就被炸开……那时候我也只能跑了……只想着离那里远点!”

他倒是不以逃跑为耻,郑人对于对楚开战本就不满,否则也不会在正常历史线上一年后的对楚决战中,选择了非暴力不合作,还未交战直接拒战逃走,根本不愿打仗。

乡校的议政传统、墨家在大城巨邑的宣传鼓动,这让郑人对于这次出征一事颇为厌恶。

旁边一名郑国都城出身的士卒也道:“墨家说得对啊,这一次王子定入楚,与我们有什么利呢?倒是还要和楚人开战,到头来得利的却还是那些王公贵族。如今墨家帮助守城,我们要去送死,这可真是……”

“再说了,要打也不该打楚国啊。韩人可是杀过咱们国君的。要是像宋人一样就好啦,就该中立,谁也不打。”

另一人急忙道:“谨慎!子阳执政,可是严苛,重刑重法,这话总不好多说……”

牢骚满腹,也好在此时出征还不算太久,否则只怕《鸨羽》一诗就要在郑人营地唱遍。

士卒们正在传播恐慌的时候,有人颇为奇怪地看着远处,发现从牛阑邑中出来一辆马车,正朝着营地这边前行。

马车的上面,挂着一面旗帜,有些古怪,但是不少郑国国都的郑人都认得,那些墨家的旗帜。

公子击不敢置信魏军的败退,本以为可以一鼓而下的城邑,竟然远比看上去更难攻取。

这一次损失应该并不大,而且城内并没有出来反击的士卒,他判断城内人数也不多。

长叹一声,暗道:“墨家守城,果有些门道。只是不知道在内守城的是何人?”

“墨翟必不会来,禽滑厘也不会至……”

他原本只知道这两个墨家人物,只是随着商丘一战被适大肆传播为传奇,公子击即便身份尊贵,和市井人物居多的墨家原无多少交集的他也知晓了更多。

考虑到公造冶俘获过楚王,再剩余名声较大的也就是那个商丘鞋匠适了。

实际上适现在在墨家内部的排名并不高,然而对外宣传中他的名声只怕也就仅次于人。

这时候郑人那边也派人来说,守城一方武器可怖,郑人第一波攻势已经溃退。

公子击听了一下郑人那边的描诉,也是一阵白烟之后便导致了攻城精锐溃逃,他也不知道城内到底有多少人使用那些武器。

韩人那边虽然不知具体情况,想来也不会顺利。

公子击最烦的就是完全打乱了自己以往攻城的经验,城上那些可以发射铁丸的东西存在之下,后续的部队不能距离城墙太近列阵,也就不能快速支援。

否则长久列阵暴露在那些铁丸的轰击之下,士气很快就会跌落至谷底。可军阵押后,又导致了只能一波波地冲击,需要极为敏锐地把握住时机才可能投送兵力撬开一处城墙。

如今气势已慑,急躁之下的攻城并无战果,士卒震惊,只能下令收兵。

魏人既退,郑人本就不想再攻,也急忙撤退,韩人慢了一步,心怀不满。

清点了人数,郑人损失了四百余人,魏人损失了六百余人,而韩人损失了大约二百,只有韩军损失的少一些。

只不过损失的都是些精锐勇士,郑魏都颇肉痛。

而那些古怪武器带来的威慑,更是让军心不稳,今日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组织进攻了。

三国各自扎营,以作戒备,商讨对策。

子马、骉羌与公子击相见,备诉今日战事,一个个面露苦色。

骉羌先道:“墨家善守,天下皆知。攻墨家之守,非提前准备不可。本想着一鼓而下,如今看来这状如星芒的城墙大有问题。墨家那些武器,更是让士卒心惊。”

“不若……绕开牛阑,直下鲁关?”

公子击摇头道:“牛阑尚且如此,墨家已至牛阑,岂能不过鲁关?你岂不曾听过墨家所传的《鲁问》一篇,墨翟与鲁阳公交好,鲁阳也必严守。”

“牛阑不下,围攻鲁阳,少说又是数月才能攻下。所需粮草均要经牛阑,如何能行?”

他明白想要入王子定,必须先要攻破牛阑邑,这件事关乎到魏国今后的霸权。

可是小小的牛阑邑远非之前所想的那般可以一鼓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