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四章 垦田播苗禾杂莠(二)

战国野心家 最后一个名 3471 字 10个月前

于此相反,那些想要维护和争取自己利的人,则创造了学说,传授了弟子。

可见,学于某家的不是整个阶层,而是本阶层中最先清醒的那部分,由这部分人率领其他人前进。

加入墨家的,便是天下庶农工商和落魄游士中最懂得争取自己的利的那部分。

同样,墨家的学说也是为了创造一个天下庶农工商交相得利的乐土。

因为墨家周密考虑了天下庶农工商的利益,以天志为规矩依托,知道怎样去实现它们,什么样的办法最简便易行,怎么才能最快实现。

墨家为求达到庶农工商及落魄游士得利的全部目标,也就是墨家的纲领。就是说,纲领所写明的,是天下庶农工商和落魄游士应当去争取的东西。

……这篇关于纲领的篇章,任克可以诵读,而且深受其益,有一种拨开云雾看到天明的清晰感,他考虑了一下自己的出身,明白自己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利益。

这便是《乐土天下甲乙丙丁》的开篇,后面的内容便是阐述一下墨家的历史、以墨家的创世观点大致说一下天鬼天志,然后再以天志推出九重乐土至今出现的几种形态,即便不能证实,但却也无人能够反驳。

多是一些骇人听闻之语。

再由九重乐土与农具、粮种、土地、工具的变化,阐明了“世卿贵族”是上层乐土最好的选择,但却也是危害抵达下一重天下乐土最大的敌人,也就是所谓的“天下之蠹”。

后面则是一些阐述乐土建成之后,如何实现“尚贤”、“平等”、“交利”、“非攻”等等内容的具体细则,以及一些关于将来生活的描述。

任克还知道,这本小册子一共要出三册,而现在只出了第一册,只是大致讲诉了一下纲领,并没有深入地去讨论该怎么达成这一切。

内容简单,很多东西说的浅显,最适合在市井之间传播,宣义部的人更是人手一本,经常宣讲。

如果只是这本小册子,除了煽动性更为强烈、更容易让人理解之外,倒也不至于震动天下。

毕竟此时不只是墨家再说世卿贵族不好,很多学说对此都颇有不满,贵族们也无法禁绝。

但是,因为任克知晓这一套小册子还有后续,后续的“怎么才能抵达乐土”或者说“怎么办”,才是真正让人寝食难安的东西。

现在没说,所以除了墨家高层之外,可能也就没人知道“怎么办”。

但不知道“怎么办”,却已经有了纲领,所以并不妨碍那些被蛊惑的游士加入墨家,而墨家的决策机构应该是知道“怎么办”的。

因为这本小册子在纲领之前还有一页,明确说明就是墨家内部的候补七悟害以及巨子亲自捉刀。

所谓“整个理论部分,以及论乐土天志等内容,均由墨家巨子与七悟害及候补七悟害共商。此十一人对此负全责。这些文字只是为了对想要了解墨家的人解读了墨家的想法根源,如果能够对于初接触之人有所帮助,便可欣慰”。

后面还有这十一的名字,任克的目光停在排名倒数第三的适的名字上许久,心道:“只怕,这东西就是这人所写。他到底要达成什么已经知晓,就这么写在草帛上毫无避讳,可他们到底要怎么办?”

天才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任克再抬头看着那名宣讲的墨者,知晓墨家内部如今彼此间有了新的称呼,各称同志。

他非是那等不曾读过诗书的人,对于这个称呼便有了一丝说不出的警惕。

既说同志,任克便不得不佩服这两个用的极妙。

同志二字,出自《国语》之《重耳婚媾怀嬴》一篇。

墨家内部这样称呼彼此,便有些不一样的含义。

原文为“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虽远,男女不相及,畏黩敬也。黩则生怨,怨乱毓灾,灾毓灭姓。是故娶妻避其同姓,畏乱灾也。”

意思是说,同姓的人同德同心,同德同心便是同志。同志之间的关系即便有些远,但也不能够儿女结婚,因为同志是极为恭敬的一种含义,是上天所喜欢的一种神圣关系。

因为同志这种关系的神圣性,所以同姓的人结婚了,就会亵渎这种神圣性,从而导致上天降下灾祸。

刨除掉同姓方可称之为同志的外壳之后,同心同德上下同义之墨家,自然可以称之为同志。

更为可怖之处,在于墨家众人从不承认自己是楚人、宋人、齐人、晋人……而是只称自己为墨者,或为天下人。

楚宋齐晋,无非姓不同,所以不是一家。

而墨家内部互称同志,便是说天下一家,俱为一体,这是从《重耳婚媾怀嬴》一文中的同志二字所引申出的墨家理想:天下不分诸侯,俱是天帝之臣,天下一家。

任克自觉也找不出一个比这个更适合的称呼。

既表明了墨家内部同心同德上下同义的理念,又诉说了墨家期待九州俱为一家的理想。

只是任克对这个称呼仍旧有些不舒服,因为这个称呼在春秋之时常有有人用,但用的人必须要有姓。

有姓,必定是贵族。

同姓之间的贵族朋友,才可以称之为同志,这是极为正式的称呼,而且是同姓贵族之间最为“敬恭”的称呼,以至于这个称呼太神圣甚至导致同姓婚配的亵渎神圣都可能降下灾祸。

问题在于墨家内部很多人连姓都没有,根本和贵族没有任何的关系,却先用上了贵族之间最为“敬恭”的称呼,实在有些梦幻。

这称呼,让一群庶农工商出身的墨家不知不觉多出了一丝“贵族范儿”。

任克所警惕的,便是这个同志的“志”,到底是什么。

这一点,墨家也没有隐瞒自己的观点。

酒肆内引得许多游士静听的墨者,手中拿的的那本小册子,任克看过,而且研读过不少篇章。

他知道那本小册子的名字叫《乐土天下甲乙丙丁》,就是一篇面向庶农工商和落魄贵族讲述墨家理念的普及读物,宣义部的人人手一本,而且在沛县颇多,很多学了不少字的人都能看得懂,用的也是方言基础写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