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您这么厉害,对付关东群贼那简直是手到擒来,压根不用费什么事,按下f2(星际术语,不懂查一下就知道),直接带上人a过去就成。
关东的那帮弱鸡全是废物,保证一战即溃。
完全就是把人家董卓当傻子忽悠!(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事儿,不信大家可以查一查,跟郑公业一起忽悠董卓的另一个人就是周毖)
哪怕董胖子并不算聪明,也能感觉到不对劲,忍不住犯嘀咕。
“是吗?关东群贼真的有这么弱?”
“自然!”不用郑公业回应,黄琬就跟着跳了出来蛊惑道:“公业说的对,相国大人乃精通行伍之人,定然知晓这领兵作战需要一定的经验,河内太守王匡等人不过一介书生,自然是毫无领兵经验,岂能抵挡相国之精锐!”
短短一席话,说的在场众官员纷纷点头。
只是太尉大人这话乍听之下很有道理,但是却选择性地忽略了一个人,那就是这份檄文的发起者曹操。
人家可是平过黄巾军的,要说曹操不通兵事。
那只能送上两个字——扯淡!
很显然这些朝廷大员们就是在瞎几把扯淡,目的自然是为了忽悠董卓,好让董胖子被关东诸侯做掉。
此等用心可谓险恶至极,自私至极。
也许用心险恶很好理解,但用心自私至极的话就得费点脑子想一想,首先第一点就是站在这些人的立场去看待问题。
关东诸侯打入洛阳,对文武百官是有益无害,可是对天下、对皇室呢?
只怕是百害而无一利!
由此可见这满朝文武是何等自私自利。
最狠的还不是这个,而是满朝文武对白波黄巾寇河东的看法。
在场大臣几乎悉数认为白波黄巾不过老弱妇孺,号称十万之众,但能战之兵不过数千而已,肯定连河东郡城墙都越不过去,根本不足为虑。
只需派一员大将领兵前往,必然土崩瓦解。
更诡异的是此等说法居然还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如此荒谬的言论,若是李肃在这里,只怕非得笑死不可。
身处要害位置的白波黄巾,居然被说成一文不值的废物,真亏这帮人能说得出口,也不怕被消掉大牙。
哪怕是董卓这死胖子,也是越听越觉着不对劲,虽然乍听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不论是王匡等人不通兵事也好,还是白波黄巾战斗力不高,好像都木有问题。
偏偏就是不对劲!
更恼人的是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董胖子不由地抓耳挠腮,心情愈发烦躁。
不过越是这样的时刻,董胖子就越想念一个人,不由地脱口大喊。
“田仪,李军师人呢,为什么还没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