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雷厉风行的王允也不废话,直接召集了大堂内的所有人。
老实说这人还真不少,包括尚书仆射、尚书、尚书郎,总数超过五十人,可见这尚书台着实不小。
作为尚书的周毖,以及以军师中郎将身份前来观察的李肃,全都在列。
说来李肃的身份有些尴尬,因为他并不是尚书台的人,而是皇帝下诏拜军师中郎将,协助董卓掌军政事务。
如今董卓掌权,自然不可能实行光武帝刘秀那套‘虽置三公,事归台阁’,集权于相国府是必然的。
只不过董卓本是军阀,在朝中根基太浅,权柄自然无法落到实处。
派遣李肃入尚书台,名义上是观察,实际上就是来监视尚书台做事,甚至未来还有可能直接掌控尚书台,这一点在场众人自然心知肚明。
不过同样的道理,董卓的权柄无法落到实处,李肃自然也不能。
以王允为首的世族代表也不会允许尚书台被李肃所掌控,因此早就暗自戒备,只要有机会,必然会把李肃踢出尚书台。
无关乎能力,只是屁股决定脑袋,而李肃终究不是世族之人,他依然是董卓的爪牙,这种人自然不会被尚书台所接纳。
奈何李肃来了这么多日,每日只是随便看看,偶尔跟各位尚书、郎官聊聊天什么的,从不主动过问政事,除非董卓那边传令,才会偶尔过问一下。
总而言之这就是一条泥鳅,滑不溜秋的,压根抓不住把柄。
故而王允一直没机会赶走这条恶心的泥鳅。
可今天不一样了,昨日李肃故意在朝堂上刁难蔡邕,反而把事情越闹越大,甚至把蔡琰给暂时收监在大牢里。
再加上那家伙昨日故意上门嘲讽。
呵呵!这洛阳啊说大是大,奈何就是藏不住事啊。
昨儿个才在蔡邕府上嘲讽,恐怕今儿个就有不少人知道了。
若非如此,早上的时候荀爽和黄琬两位大佬也不会特地跑来警告。
如今尚书令王允老儿气势汹汹集合尚书台群臣,加上超感知传来的明确敌意,李肃就算用脚趾想都知道他想干什么。
接下来也果然不出所料,王允一开口就点了李肃的名。
“静一静,静一静,各位同僚,前些日子李军师奉圣明前来尚书台观政,如今也有一些时日,老夫一直未能抽出时间欢迎,也未能妥善安排观政一事,实在是抱歉的很呐!”王允说着一拱手。
三两句话说的是极为客气,但是骨子里却透着疏远。
“哈,王大人客气啦,都是为陛下效力!”李肃连忙谦虚地回礼。
王允微微一笑:“说的好,都是为陛下效力,不过既然是观政,按照规矩,也该上手历练历练,正好,眼下郑公业郑尚书(跟着王允搞董卓的其中一人)有要事要去一趟陈留,李军师,你也跟着去历练历练吧!”王允笑得就跟狐狸一样。
卧槽!
去陈留,这哪里是什么历练,分明是直接赶人啊这是!
居然敢把董卓手下第一红人赶去陈留,这老儿好大……
不对!王允不是真要赶李肃去陈留,而是要把他赶出尚书台。
二五仔周毖不是笨蛋,马上明白了王允的真实意图。
只是令周毖震惊的不是王允的动作,而是刚才那根竹简。
玛德,这家伙又未卜先知啦!
在场的列为尚书、尚书郎都不是笨蛋,一听王允这借口就知道,这就是要把李肃赶出尚书台,否则哪有尚书台之人跑去陈留历练这种事。
于是包括郑公业在内,群臣纷纷幸灾乐祸地看好戏。
可惜李肃早就料准了王允会借机发难。
迎着王允那张老脸,李肃灿灿的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