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被气疯的黄琬就像一头发疯的公牛,怒气冲冲直奔李儒和李肃二人而去,留下王允一人莫名其妙地挠头。
半响儿没弄明白为什么,王允只好不去想,转而踏入尚书台喝茶。
不说王允这边,太尉黄琬已经怒气冲冲地冲到了李肃和李儒闲聊的水池旁,那眼神简直要吃人。
“李文优,李子文,你们两个干的好事,老夫与你们没完!”
李儒:“……”
李肃:“……”
二人正在惺惺相惜呢,不想黄琬突然冲过来,看那模样都快气疯了。
怎么回事啊这是?
李儒一脸莫名地挠头。
在里面受了一肚子的黄琬见到李儒这模样,气不打一处来:“好你个李文优,事到如今还装蒜!”
李儒满脸懵逼,急忙辩解:“黄太尉,您在说什么,儒真的不懂!”
呵呵!你当然不懂啦!
如果你懂了,老子还混个毛线啊,李肃心中暗笑,嘴上却故意装傻充愣。
“是啊,太尉大人,有话好说,别激动,千万别气坏身子!”
早就被气半死的黄琬哪里会领情,立刻冷笑:“哼,李子文,你也不是好东西,嘴上说喝茶,实际上却是故意骗吾等来此受审,你就是个卑鄙无耻的阴险小人!”
啊?李肃大惊失色:“太尉,这话从何说起,在下明明吩咐过周尚书,闲聊喝茶做做样子即可,怎么成受审啦!”
黄琬立刻冷笑:“好啊,你还不承认,是,老夫承认,开始只是聊天喝茶,但是为何袁太傅突然问起我和其中一个刺客见过面的事?”
“啊??”李肃直接懵圈,整个人都傻了(故意装的)。
李儒更是一脸懵逼,因为这证据就是他伪造的。
可这不是伪造的吗,怎么成真的了?
莫非是歪打正着?
也不对啊,只是跟刺客见过面而已,见过刺客的人何止千万,如果这样也能作为同党的罪证,那这洛阳只怕得血流成河。
很显然跟刺客照过面只是小事,不能作为决定性证据,除非有物证作为双方勾结的直接证据,但李儒记得没有伪造过这类物证。
不懂!完全不懂!
想不通其中的原因,李儒试着道:“黄太尉,关于这一点,只是跟刺客照过面而已,无法形成决定性证据,这应该没什么吧?”
“哈,没什么,既然知道没什么,那你为何让袁隗那老贼这么问?”黄琬已经气昏了头,竟呼袁隗为老贼。
刹那间李儒是目瞪口呆。
老天爷啊,发生了什么事?
怎么连老贼这种称呼都出来啦?
等会儿……黄琬不是跟袁隗他们走的挺近的吗,怎么会?
无数的问题不断冒出来,毒士李儒赫然发现一时间脑子有点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