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胜利(下)(中秋第三章)

绿茵二十年 坐山樵 1552 字 10个月前

牛志搭腔道:“哈哈,倪土,你放心吧,大家伙就是想让你看的更高点!”说着便吆喝着:“兄弟们,上啊,抓住他!让他在场外女生们面前出个大丑!”……

“各位兄弟咱不带这样的啊!”倪土被其他人抓住并往高处抛去,来回好几次,最后一次大家伙抛的略矮,把倪土抛出去以后卫中华大喊一声:“大家伙闪啊!”众人一哄而散,倪土“吧唧”一下摔在草皮上。问题不大,这是大家对胜利的发泄方式,文学院完成了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

大家伙儿玩的都很开心,他们以这种方式庆祝胜利,尽情的宣泄着,宣泄着一路的不易,更是宣泄刚开始遭遇的不公!

没有人会认为他们能够有所作为,没有人相信他们,就连他们他们自己也自然而然的对自己不抱什么期望。如果不是倪土的示范带动,他们也就不会相信自己,更不会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大家拥抱他是在感谢他的付出,倪土让每个人都重燃希望。当然,成功也离不开队长杜家耀的后勤保障与张弛教育。现在的文学院上下的气魄可谓是气吞山河,在他们的眼里没有不能战胜的对手!

场边支持文学院的观众们也激动了,这是作为小学院的一员表现出来久违的自豪。在学校历史上这个学院的存在似乎只是显示一下理工大学也应该有文学院一样,学院的地位只会是末流,对,在绝大多数人的眼睛里只应算末流。

虽说专业好坏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发展,但是在大学这个象牙塔里你说自己是土木工程的总会比说自己是学文的更能让自己感到骄傲。

大学是个小社会,这里更看中金钱、地位或者能力,但今天还是文学院难得的荣耀时刻,这个小学院办成了许多兵强马壮的学院做不到的事情。越来越多的女生盯着场上的几个散发着男人气息的球员时两眼迷离,相信很多人已经入了她们挑剔的眼了。这几个踢球的很多都是穷光蛋,但起码现在有这样的男伴拿出去还是很有面子的!

场下观众里除了很多各个学院的学生外,甚至还有好几个外国人的影子。他们大多数是为自己的同胞来加油鼓劲的,本来以为会是很简单的事情,没想到他们的同胞们在几个“中国拖油瓶”的拖累下再次输球,这让他们很气愤,心想要是全是他们外国人上这些矮冬瓜早就被揍的四处乱爬了!

“该死!这些拖油瓶!要是让我们上的话至于这样?!”

但是也有一个外国人不是为了这些场上的外国人来的,那就是外国语学院的交流老师霍夫诺格,他专门为倪土而来。

霍夫诺格其实每场倪土的比赛都会来看,在这位年轻人把外国语学院给踢爆了之后。他觉得这个年轻人挺有潜力的,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倪土会在没有多少足球氛围的中国大学里“虚度光阴”。

好奇心是很多事情发展的源头,正是对倪土有了好奇心,霍夫诺格就把无聊的中国时光投入到了这探索发现之旅中去了。自己的这个外国语学院太软了,没有一点硬气与骨气,他也没心思带。索性就是观察这个文学院的年轻人。

在霍夫诺格的眼里,这位年轻人具备了一名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的几乎全部的潜质与能力:他技术好、速度快、头脑灵活、视野开阔,最为重要的是这个年轻人乐于与他人配合。霍夫诺格看过很多中国人踢球的情形,在野球场上技术好的往往爱秀脚法爱盘带,许多很简单的事情总会让这些人搞复杂,时机也就稍纵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