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鸿沟事不欢而散

两人的目光随即看向张良,站在一旁的张良有些无奈,只得解释道:“微臣略知文信侯之生平,初在淮阴受尽屈辱,之后便在楚国为执戟郎中,心中不满,便弃楚来下邳,与微臣相交,为人好武善谋,当初不知何种战事,以至于秦君逃难至下邳,与韩信相识,临走之前韩信便追随而去,胡亥便与他三万兵马,韩信便连续灭赵燕齐,今日之事定是韩信所为,今听闻诸王会盟,便借此机会攻下齐国也。”

胡亥稍微颔首,“正是如此也。”

项羽沉默一会儿,当即起身道:“吾未曾想竟到这般地步,贤弟为人实在心思缜密也。”言罢直接摆手,周兰季布随即跟了过去。

胡亥连忙送到殿外,“此乃文信侯之举,我定然重罚此人,决不侵犯楚国半分土地,还请大王勿忧也!”

“吾知晓,那韩信当初也是我楚国的执戟郎中,本王不信他有这种能耐,纵使进攻楚国,也是大败而归。”项羽很是愤懑地说道。

送走项羽,胡亥转而回到殿内,很是客气地说道:“汉王,齐国之事与九江无干,还请兄长不必挂怀也。”

刘邦脸色微笑,“我自是不挂怀,唯一所遗憾的就是那韩信,吾平生见过几面,却未曾与之谋划也。”

“兄长此言差矣,韩信为人受尽屈辱,想是大王也未必肯用其才,朕之所以赏识其才,盖因与之同苦也,今连下三国,朕欲封其为王,怕其恐惧,故而赏赐土地即可,今秦汉交界,万望汉王守好九江,秦喜太平,然在秦土也。”胡亥缓缓说道。

殿上的刘邦脸色飘忽不定,饮了一杯清茶,便缓缓起身道:“贤弟有雄才大略甚好,我知先帝威名,望贤弟不要重蹈覆辙,另外在鸿沟时间不早了,本王就先回九江了,否则的话,本王在鸿沟,九江沦为秦地也。”

“兄长慢走,纵使两国相战,万望保全兄长之女也,毕竟两人乃真心相爱也,岂可因国事而废去私事也。”胡亥在后面急忙说道。

刘邦头也不回地颔首道:“当如此也。”

韩信听罢陈平之言,有些恍惚,如今自己已经封侯,其次便是公爵王爵,如此封赏,必有人谄谀胡亥,待时性命忧矣,想到此处,不觉有些惆怅之色。

“陈大人,回朝之后勿要提封赏之事,若是陛下有意,便告诉陛下微臣别无他求即可。”韩信沉吟良久,方才想出来这几句话。

本来还是欢乐的气氛瞬间戛然而止,陈平见状,当即转变语气道:“也好,也好,且看陛下怎么说,此等交情定然不会怀疑将军。”

“陛下年幼,我何曾不知重臣蛊惑,万望陛下知我也。”韩信略微感慨道。

“这等苦思无意,如今陛下尚在鸿沟会盟,某回去之后,定会好生禀报此事,欲将侯爷功劳夸张,且看陛下行事。”陈平缓缓说道。

不待韩信搭话,旁边的李左车倒是连连点头,“此法甚妙,若是功劳多报,陛下尚不以为意,可见陛下真信任侯爷也。”

“诸公行事即可,何必徒增吾之烦忧也!”韩信端起酒杯道。

齐国事定,且说鸿沟会盟,胡亥在此间已经月余,刘邦与项羽则是商议边疆和义帝的事情,刘邦也不藏着掖着,很是认真地和项羽说明了自己的苦衷。

首先九江地方狭小,需要民心,故而借义帝之名,成就此事,否则九江如何抵御外敌也,能够保全国家已经是万幸了,大王何必在意这些事情。

其次便是会稽的事情不过是为了保护九江而已,身为九江之主,谁会愿意将自己的苟活之地让给别人,故而攻打会稽转移楚军注意力,保全九江。

最后则是义帝的事情既然做了那就做的彻底,所以才派人将衡山的共尉迁出来,派人去好生去把守,绝无他意。

项羽对此并无其他看法,事已至此多说无益的态度,至于和刘邦的态度不冷不热,说一句听一句就是了。

三人在鸿沟月余,胡亥最终设宴款待,表明自己离开咸阳时间颇久,欲要回宫处理政事,临走之前,请两人饮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