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秦拜两侯兼一公

“如此甚好,另外还有一件事情,需和燕侯商议,只怕燕侯不从啊。”舍人故作可惜地说道。

藏荼闻言,当即上前,有些迟疑地问道:“中书大人有话直说,微臣定效死力!”

舍人稍微整理言语,随即缓缓地说道:“现如今天下唯有四处未定,楚汉之地,齐衡之地,且衡山大将司马寅前往汉地支援,衡山王共敖年老,共尉年幼,还请将军收服,另外燕军可自带,解将军所忧之事。”

听罢舍人言语,藏荼心中有些恍惚,这时李左车当即出列道:“燕侯,如今归秦,所守之地便不在是千里之地,而是万里江山,若是偏安一隅,陛下心中自会烦闷,况且藏衍少将军尚在燕地,将军有何忧愁,灭了衡山在归燕国也无妨!”

韩信亦是在旁说道:“广武公所言极是,况且将军正值壮年,古者赵奢廉颇年老尚能立功,将军虽有战功,终是燕国之功,日后藏衍少将军在边疆立功则为秦功,父子将侯,岂可只由子建业,父富贵耶?”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藏荼亦是觉得有理,遂躬身行礼道:“愿听陛下吩咐,立汗马功劳,享秦之礼遇。”

“如此甚好,诸公且乐,微臣这就回去复命,现如今司马寅已经离开衡山,万望将军早些发兵。”舍人依旧不忘提醒道。

“微臣三日之内,便发兵衡山!”藏荼当即斩钉截铁地说道。

秦占燕国之事,数日间传遍天下,唯独彭城龙且和钟离眛派兵增员,其余诸地似乎并没有太过重视,原因很简单,燕地处于北方,且匈奴扰乱,燕王疲于周旋,被秦大败,也在情理之中,且今日秦占燕地,匈奴便为秦所守,名声上是占燕,实际上不过是再攻匈奴而已。

英布等人听说燕地攻破,自是不再发兵彭城,反倒是藏荼大军快速前往衡山,欲要一举拿下衡山郡。

此刻项庄尚在丹阳,似乎在打探皋城动向,然漳县却早被汉军占领!

燕国举国投降的事情快速传到秦军营内,就是韩信也为之大吃一惊,当即派人前往燕国查探虚实,后又派人前往咸阳禀告诸事进展。

咸阳城中,胡亥一直在关注秦燕之间的局势,忽一日正在庭内与扶苏谈治国之道,陈平急匆匆地从外殿跑来,手中拿着燕国的战况帛书。

胡亥见状,当即起身接过帛书道:“陈爱卿知晓燕国形势乎?”

“启禀陛下,微臣闻言,李左车一人赴燕,以不世之材,竟使得燕国君臣反目,燕将藏荼不战而降,可谓是战者最高意境,诸事全在捷报内,还请陛下仔细查看。”陈平颇为恭敬地说道。

胡亥略微颔首,将帛书展开放于案牍之上,意思就是燕王广被斩杀于王宫之中,燕将藏荼投降秦军,韩信率军入城,另外请求封赏藏荼。

“广武君真乃神人也,竟将燕国千里之地尽归我大秦所有,速速派人前往燕地,封藏荼为燕侯,另外再封韩信为文信侯,广武君拜为广武公,不得怠慢。”胡亥很是激动地说道。

扶苏在旁,脸色微变,有些担忧地说道:“启禀陛下,如今不过是攻下燕国而已,一日之间封两侯一公,恐怕有些赏赐过分了,且兵马全在韩信手中,若是起兵反秦,吾等为之奈何?”

不待扶苏话音落下,胡亥直接摆手道:“尚不至于如此,重言为人朕素有所知,文武双全,忠于大秦,定不会有二心之说。”

“如今齐国尚在,若是强攻,定会北上辽东,因此先与之周旋,趁这段时间,将燕国的兵权全部复入秦军部下,中原之地,大秦三占其二,楚不过占据泗水彭城之地,会稽落入谁手尚不自知,韩信暂且周旋,我欲召回藏荼,让其攻占衡山,两位不知有何看法?”

陈平在旁略作思量,方才缓缓说道:“燕将藏荼常在燕地,今将其调回,是否引起怀疑,还请陛下三思而后行啊。”

“无碍,燕军也让其带来,如此还有何疑惑,况且其子藏衍尚在燕地,不会有事,反倒是将韩信李左车撤回,朕心中倒有几分顾虑。”胡亥认真地说道。

三人议定,立即派使者前往燕地,韩信本来还有些疑惑,李左车两请韩信,才使得其打消顾虑,依旧带兵两万前往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