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彭城相范增身陨

如今范增的家小都在当初隐居之地,因此范增径直向着彭城外走去,欲要回到隐居之地,不问世事。

周兰和季布哪里肯让范增离去,直接在城外拦住了马车上的范增,三人关系犹如师徒,范增只得在旁边茶馆与两人坐下说些事情,待时再走也不迟。

诸君礼毕,范增抿口温茶,率先开口道:“今日老朽欲回故地,两位就不要介入了,楚国之日后全指望汝等后辈了。”

“先生说哪里话,今日乃大王之错,还望先生回城好生商量。”季布依旧挽留道,周兰亦是在旁附和声不断。

范增稍微叹息一声,有些无奈地说道:“两位欲成大业,老朽无望矣,实乃霸王不可佐助矣!”

“自前楚相逝世之后,楚便一错再错,联合兵马,纠结七王兵,可一举破荥阳,直取函谷关,然因陵墓,错失良机,与暴秦相合,此乃错一也!每日于彭城执酒高歌,做富人之态,此乃错二也!群僚劝谏不听,以己意为之,此乃错三也,攻伐齐国,不留兵马,以至于齐城得而复失,此乃错四也,临江杀害楚帝,声誉尽毁,此乃错五也!”

“楚相在时,尚能有放走韩信,孤守定陶之过,况今日之霸王竖子也!老夫不忍看其挫败,故而离开,望诸位能够挽回余地,老朽感激不尽!”

周兰与季布闻言恸哭不止!范增在旁反而劝慰道:“事尚有挽回之地,某有一言,望两位转达霸王,楚可保矣。”

“吾等静听!”周兰季布同时答道。

范增稍微颔首,缓缓说道:“时至今日,霸王军才不可估量,然为君之道却不知也,犹如草莽之人也,故而我有八柄诏与他,殿上气氛,未及与说!”

“所谓八柄,乃周礼所载,御臣之道也!”

“其一曰爵,以驭其贵,其二曰禄,以驭其富。”

“其三曰予,以驭其幸,其四曰置,以驭其行。”

“其五曰生,以驭其福,其六曰夺,以驭其贫。”

“其七曰废,以驭其罪,其八曰诛,以驭其过。”

“霸王善用兵法,却不知以礼治国,如若不然,国将怠之矣。”

范增说罢,稍微抿口温茶,径直走向马车,任凭周兰季布怎么劝慰,都未曾再回头一步。

想来范增年过古稀前来佐助君王,未曾想却落得这般下场,只恨自己出山太早,辅佐项羽,但再不出山,恐怕自己的生命到了尽头,默默一生无人知晓,今日离开,只怪项羽不听其言,擅自行事,以至于错中生错。

趁项羽还未失败,早些退出楚国的从政舞台,总的来说是功败垂成,然未能指点江山,看八方来朝,多少有些惋惜。

以至于范增还未回到故居,心中郁怒相攻,发病而亡,可怜楚国谋相,匆忙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彭城的项羽听说此事,只得命人厚葬范增,总归来说也是自己的亚父,而季布回到朝中将范增的八柄御臣之术讲给了项羽,项羽只是轻声一笑,范增最后的劝谏也付之东流。

如今会稽诸地全部被项羽占为己有,可谓是地势广阔至极也,虽听说秦灭赵国,却依旧不为所动,原因很简单,两国有盟约,不能轻易破坏,失信于他人,殊不知杀害楚帝,已经失信于天下,事到如今,项羽竟然还在乎这个事情。

况且有齐燕两国,所以项羽并不打算出兵,而是静观其变,群臣见状,多有怠惰之意,反观汉王临朝九江,却渐渐成为气候。

当初楚帝身亡,其尸体顺流而飘,竟然在郴县下游发现,县内府君发现之后,立即建立庙堂,将楚帝供奉其中,等待诸侯来勤王。

吴苪虽说先行,听闻楚军撤去,立即折返前往郴县,为楚义帝守灵,然看到楚帝尸体后,不觉勃然大怒,好歹君臣一场,没想到霸王竟如此心狠手辣,安排好诸事后,径直赶往九江皋城,欲要请求刘邦发兵,剿灭叛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