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秦之大计复定也

就算退兵陈留也无妨,找好时机也可再战,后方会稽兵精粮足,秦国未必能敌,可现在却回到了彭城,而且还立下盟约,使得范增有些来气!

殿内,霸王执酒高歌,楚女起舞翩翩,君臣不亦乐乎,唯独范增在旁有意无意地饮酒,面色极为不快。

项羽见状,颇为好奇地问道:“亚父为何这般,自此天下祥和岂不美哉,锦衣玉食,夫复何求耶?”

范增冷哼一声,“锦衣玉食虽好,然犹如吾等在舍内,院外群狼环顾,纵使山珍海味,亦是实难下咽,大王如此镇定,不知是否有御狼之计,况群狼岂会与之共舞,不早做打算,残羹剩饭日后亦难图得!”

“亚父勿忧,一虎震山林,何来群狼,在本王看来,不过是中原之鹿耳,早晚必图之,士卒劳累,休息半载也无妨。”项羽说罢又开始饮酒作乐。

范增沉默不语,虽口口声声称自己为亚父,但是意见几乎不听,战事虽立于不败之地,诸多小胜,便忘乎所以,自楚相去世之后,霸王愈加骄横,不知天高地厚,故而忧虑。

季布在旁,高举酒杯缓缓走向范增,“老先生,今不与秦战,攻齐也可,何必忧愁,大王有英雄志气,无非时间长短而已。”

“某年过古稀,时间长短对汝等无妨,殊不知,吾等这般岁数,惜日如金,焉能不急也。”言罢独饮一杯。

“老先生多虑了,明日宴会结束,吾等便劝谏陛下攻打齐国,虽不为上策,但也不失为良策也。”季布继续劝慰道。

范增长叹一声,“明日事明日再言,老夫累了,大王意气风发,却不思安危,吾所忧也,大王治军,首屈一指,然行事,未免儿戏,今观大王所言,不求御与中原,只求保全一方,然天下诸侯并起,守者欲守一方,攻者未必只在一地,故而攻欲为帝,守欲为王,如此悖论,大王岂不知耶!”

季布闻言,若有所思,向着范增行礼之后,便讪讪退下,只觉得老先生执念太深,不宜深谈,免得惹祸上身。

项羽完成盟约刚回到账内,项庄便慌忙闯了进来,不待项羽责罚,谁知项庄率先开口道:“大王何至于如此耶,今日手足相近,斩杀胡亥轻而易举,百年时机,竟毁于一旦,日后若要接近胡亥,难于九天揽月啊!”

“荒唐!”

旁边的项庄不敢言语,霸王则是紧接着说道:“如今秦楚两国盟约尚且定好,天下不久将知,此番礼仪丧失之事,贤弟欲要天下尽皆知晓乎?”

“况某见秦君知书达理,并无庸才之相,此次前来虽说合盟,必然有所防范,岂是数千兵马能够解决的,一旦失利,日后有损我大楚威严,今日之事暂且如此,明日班师回彭城,楚帝的事情也该解决一下了。”

项庄知道霸王很难听从自己的意见,便不再多言,反正彭城还有范老先生,事情到了这种地步,他应该会安排好的。

且说当日盟约之事完毕,胡亥便立即回到咸阳,整体来说楚国的事情可以放一放了,现在要解决的就是后方的赵国了,当初三晋阻断秦国与齐燕的地界,使得秦之统一的注意先放在三晋。

时至今日,亦是如此,三晋中韩魏已经不复存在,如今将赵国搞垮,中原之地可复为秦国,再取齐燕,轻而易举也。

赵国之地井陉易守难攻,因此可先智取,而后在强攻,背水一战方可制胜,咸阳太史院内,诸多儒生皆在此处,教育平民百姓中好学者。

胡亥无事,便邀请陈平韩信扶苏三人于院内饮茶品酒,秦学宫乃是管家子弟学习之所,胡亥素来不喜,所以才会来太史院这种清静之地。

四人饮茶毕,扶苏有些坐立不安道:“启禀陛下,太史院乃是博士著书立说之地,吾等在此闲饮清茶,未免惹人非议啊。”

“他们著书立说,吾等饮茶议事,两不相干,有何非议,况此等学院甚大,这等小地方,不会有人察觉,故而来此商议。”胡亥若有所思地说道。

韩信和陈平对视一眼,似乎明白了胡亥的意思,此番楚国平定,秦国兵力强盛,自然不会这般休战养民,况且有些地方应当早做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