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颂美人兮明心声

想到这里,张良方才止住眼前的冲动,转而将帛书交给了老仆,“算了,汝且将帛书交给公子吧,这件事情权当不清楚。”

“先生这是同意了?”老仆有些疑惑地问道。

张良叹息一声,“那公子乃是当朝权贵,将芸儿托付给她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况且还有何事比两情相悦更重要?”

“先生说的是。”老仆见张良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便知他已经释然,自不必多说其他的事情。

总的来说,这个事情张良似乎根本就不想过问,刚才也不过是一时生气,自家的妹妹未曾禀明便私定终身。

老仆拿着帛书折转间便来到胡亥的房间,屋内已经掌灯火,胡亥听到脚步声心中欢喜,见是老仆进来,不免有几分失望。

“老先生未去休息,来此何事耶?”胡亥有些疑惑地问道。

谁知平日不苟言笑,喜欢钱财的老张竟然如铁树开花一般,笑的异常灿烂,“公子,老朽是来送信的,乃是小姐所写,看来公子与小姐姻缘可定啊。

说话间已经将帛书拿出,胡亥谢过,连忙拆开,细细读了起来,老仆见状,倒也识趣,径直走了出去。

“心心相印,情情真切,我若不移,她必相随。”胡亥自顾自地说道。

虽然早知道这个结果,胡亥依旧免不了一阵欣喜,“如此一来,也该是时候回咸阳了,若芸儿答应,最是完美。”

次日早晨,吃饭间,胡亥神情明显得意许多,张良见状,有些鄙夷地说道:“君子当以国家兴亡为忧喜,何至于以儿女情长悲乐?”

胡亥闻言,颇为恭敬地答道:“多谢兄长成全,感激不尽!”

韩信闻言,稍微颔首,“贤弟当真是钟情之人,丝毫也不敢马虎啊,情嘛,至深也好,外面似乎有来往之人,我出去走走。”言罢略有深意的一笑,着实让胡亥有些不适应。

“哎,吾非汝心中所想!切莫深思!”胡亥当即喊道。

“吾已知汝意,何须多言辞。”韩信头也不回,直接摆手道。

胡亥见状,便知道没有解释的必要了,随即在桌上摊开一卷布帛,先给芸儿写首辞,表示下自己的心意才是当务之急。

如今两人不过是情真意切,但张良在其中,也没有几句话可说,一直都是眉目传情,时间久了自然按奈不住腹中的小心思。

心想秦汉时期除了辞赋好像还没有什么古诗,最多也就五言,而且还不是这么受待见,本来还想写几句诗,倒不如写一些简单的东西。

在秦朝这么多天,胡亥也读了一些屈原的东西,于是便随笔写道:“有美人兮东墙,曼妙身兮窈窕,君子望兮忧思,人终在兮有情,情入骨兮难却。”

“函谷远兮忽至,见之貌兮孤寂,幸甚兮相悦,悲哉兮无门,今至兮相思消,结连理兮成佳谈,郎情有兮妾若何?望美人兮定终身!”

只是几句话,却废了胡亥好大一会儿的功夫,稍微试干墨迹,便匆匆将笔收起,很是小心的拿起帛书,装入自己的袖中。

而这会儿的芸儿正在房内饮茶看书,她的性格倒是和张良有几分相似,不喜其他兴趣,但书画饮茶倒是颇为精进。

胡亥站在屋外踌躇不前,倒不是因为害羞,而是隔着客厅的另一边就是张良的书房,若是被张良看到,岂不是显得异常尴尬。

因此胡亥只得从窗户靠近芸儿的木窗,见到芸儿端坐品茶,胡亥脸色欣喜,颇为低声地敲了一下木窗。芸儿听到声音,迅速看了眼窗台,胡亥此刻正在高举着帛书,完全就是一个孩子模样。

“芸儿,且过来,我有东西给你!”胡亥压低着嗓子喊道。

张芸儿捂嘴低笑,缓缓走到木窗前,“汝为何不走正道,偏偏从窗户这里过来,难不成汝怕吾兄耶?”

“芸儿知我,有些话不方便说,吾已经写下,还请芸儿过目,希望晚些时候能够给我一个答复,免却相思之苦。”胡亥颇为神秘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