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六七万人,曲遇县城,已被围住,难以送信,不过陛下莫要担忧,多日筹建,曲遇尚能坚持数日。”蒙文认真地说道,使得胡亥多少有些信心。
秦楚两军,攻守三更,项羽方才下令撤军,直接在曲遇城五里外驻扎,且楚军巡逻不断,要想将消息送出比登天还难,此处战役估计大梁荥阳等人根本就不知晓,况且英布集中注意攻打定陶,也不会担心曲遇的事情,至于荥阳,胡亥早有命令,宁可死守,不可与战,毕竟那是秦国的门户。
次日清晨,胡亥有些困倦地从塌上起来,而冯正和蒙文早已经等候多时,稍微用膳,胡亥便来到大厅内。
见冯正蒙文两人脸色忧愁,不免有些叹息,“两位惧命也?”
两人被胡亥这么一问,当即打起精神,异口同声道:“启禀陛下,臣等不惧死,而是担忧陛下身躯啊!”
胡亥闻言,稍微摆手,“楚军现在如何?”
“损伤不多,全部在城外,大概六万人,而我军昨夜后觉,竟损失万余人,剩下不过是些伤员,军心不稳。”冯正很是低声地说道。
“看来需要殊死一搏了,时间越久,兵难聚齐啊。”胡亥有些叹息地说道。
两人闻言有些发愣,蒙文率先开口道:“启禀陛下,曲遇城虽然四面临敌,依旧可以坚持数日,待到援军前来,诸事可解。”
“援军何日?汝知乎?”胡亥直接反问道。
如今曲遇城苍蝇都飞不出去,怎么可能有援军前来,蒙文被问,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得低头苦思。
“敢问陛下何计?”冯正颇为认真地说道。
胡亥长叹一声,“朕能有何良策,不过是保命之法罢了,兵分三路,前往三处。”
冯正很快便将两万五千秦军驻扎到城中,百姓对此只是稍微有些恐慌而已,胡亥只得下令开城两个时辰,之后闭门不开,百姓能走则走,不能走则胡亥死保。
城中的告示就是如此写,总的来说仁至义尽,城中多数都是以前的居民,很少愿意搬出城去,况胡亥三万士卒,自我感觉还是能够保护他们的。
曲遇城诸事不提,且说项羽率军闲来,便有士卒禀报,其言秦军已经入城,将士约莫有三万之多。
项羽听到消息,心中多少有些疑惑,有些低声地问道:“汝可打探清楚,可有端庄华丽之子入城,亦或是年轻小将?”
那士卒有些茫然,略作思量地说道:“启禀大王,先有五千兵入城,为首的乃是两名小将,之后又有两万五千士卒,亦是一名小将,相貌出众,颇为勇武。“
项羽闻言,心中恍惚,后者的小将项羽心中自是明了,就是在大梁城外进攻的冯正,想来秦军之中似乎并没有其他人青年勇武。
细细分析可知城中定然有胡亥和另一名佐助的将领,项羽此刻也不知道此人的名讳罢了,旁边的士卒见项羽沉吟不语,只得上前搭话。
“启禀大王,为今之计,奈何?”
项羽猛然惊醒,已经断定另外两人之中肯定有一个胡亥,想到这里,项羽心中大喜,颇为激动地说道:“如今钟离眛已经埋伏完毕,龙且不久也将来到此处,你速去派人通知夏侯婴、司马寅、陈余等人带兵直接来鸿沟。”
算上项羽的兵力,再加上司马寅等人的士卒,足足凑够了六万士卒,当日项羽并没有再次深入,而是直接在鸿沟扎营。
那里地势不算平坦,最为适合埋伏与扎营,可居高临下,亦可隐秘山林,若无炊烟,纵使精明之人也难以察觉。
胡亥在曲遇城中安排五日,并未见到楚军来攻打,不免有些大意,心中以为项羽知道曲遇有人把守,故而不敢擅自前进。
不过胡亥也不敢大意,三日不见楚军便命人写信通知彭越,让其认真把手,不可懈怠,免得楚军长驱直入,攻下大梁,如此武侯便腹背受敌。
就在胡亥若无其事的时候,司马寅、龙且两个部队已经全部赶来,鸿沟边上,项羽满面欣喜,似乎此役十有八九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