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王陵书信表意愿

言罢,随即从袖中取出一张帛书,刘邦有些茫然地接过帛书,其言曰:“沛县友王陵拜见沛公,许久未见,甚是思念,今公为王,特临书贺之。”

刚看完前两句,刘邦不觉嗤笑,“原以为秦使者所谓何等大事,未曾想却是王陵的帛书而已,当真可笑,他本是商贩,却能位列三公九卿之位,秦君真是用人无度啊。”

旁边的秦使听罢,颇有些不悦,遂反驳道:“用人之事,唯才是得,公贵为汉王,如此浅显道理竟不知耶?况大人写此帛书,并非恭贺之事,还请汉王细看。”

刘邦颇有些惭愧,又接着看道:“今秦楚休养,天下万民之福气,然小国弱民,存之无用,日后恐为祸患,故而需先下手为强。”

“自诸郡纷乱之时,齐燕赵并起,难以御敌,然韩魏临江百越皆是小众,某曾在郡县,略知沛公谋略,岂肯屈居于他人之下,借壁栖身?”

“故而今有两郡之地,欲与汉军所得,还望沛公思量清楚,给予帛书,共敖身在临江,为人老实,然却不自知,当灭之。”

“秦军发兵临江,汉军发兵九江,以夏口为界,平分诸地,各自相安,岂不美哉,还请沛公三思,此等上策,遗之难得。”

云云数语,使得沛公颇为惊讶,“秦使,此等计策乃是何人所出?”

“启禀汉王,巴蜀汉中之地,皆是王大人负责,故而此计亦是出自王大人之手,敢问汉王,此计可拜为九卿乎?”言语间略有嘲讽的意思。

“自是能拜为九卿。”刘邦有些含蓄地说道。

刘交在旁,慌忙上前道:“秦之想法与吾等道合,可成此计也。”

本来刘邦就不想写信给秦君,没想到秦君早有这番打算,既然如此,也该出兵,反正衡山郡不可久守,还是让了的好啊。

“汝且回去告诉王陵,汉军得知秦出兵,必会截断夏口,攻取九江。”刘邦略作思考地说道。

秦使脸色飘忽不定,沉吟片刻道:“启禀汉王,烦请写份帛书,容我交给王大人,此番口述,恐汉军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