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上诸事既定,韩王广立即下令重摆宴席,另外派人前去将郑昌家中的财物充公,也算是为本国做贡献了。
当日魏韩两国商议既定,各自出兵一万前往曲遇会盟,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国没有参与,即靠近燕国的赵国。
然此时的赵国并非战国时期那样地域广阔了,反而有点狭小,仅有数十座城池,另有大片区域常有匈奴嚣张,赵王武臣无法,便弃之不要,同时燕国也不管不问,有点像中原弃地。
赵国都城邯郸,赵王乃是武臣,其手下有两名大臣,分别是张耳和陈余,另有贵族赵歇,当初六国覆灭,故而用国为姓。
武臣年纪四十,身材魁梧,样貌略有威严,本是陈胜手下的部将,带领千余人趁着大乱占领赵国数十座城池,见陈胜流亡,便不去相助,圈下城池,自立为王。
张耳陈余皆是武臣手下的部将,两人刎颈之交,乃是大梁名士,当初亦是因为陈胜吴广起义,所以追随,分配到武臣的帐下。
三人关系甚好,另有赵歇和李良为赵旧时部族,见武臣为王,特来投靠,武臣碍于颜面,便将两人拜为上卿,住在邯郸。
张耳为丞相,陈余为太尉,两人素有名望,故而在赵国也算是如鱼得水,稍有势力,武臣为人好色暴躁,好在有张耳陈余协助,因此赵国境内并无大事发生。
而且秦国征战,根本打不到赵国,并且有泾水为屏障,所以赵国仗着地利人和,根本不把秦国放在眼里。
今听闻韩魏遣使者前来,颇为惊讶,若是在战国时期,三国交往频繁也属于正常情况,毕竟韩赵魏同宗嘛。
武臣对此事看得并不是很重,直接让张耳和陈余安排此事,毕竟韩魏两国就目前来看,加起来所有的城池都没有赵国一半多,有什么可交往的。
邯郸东门偏殿,乃是相国府,也就是张耳的府邸,此次会见的魏国使者和韩国使者分别是栾步和张良。
府内,张耳和陈余皆在,张良和栾步见到在大臣家中接待,未免有些不解,四人叙礼毕,栾步满脸狐疑,“两位乃是赵国丞相和太尉?”
“正是。”张耳认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