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台上,火光辉煌。
不存在入乡随俗,即然来了,便是按照大汉的礼仪,而那些祭祀品全用全牛、全猪、全羊作为“牺牲”。
在汉军用了半个多月才筑成的台场上,这个祭台……聚集着火把方阵。
两者中间是一条通道,一边是匈奴战俘,而另一边则是汉军将士。
在茫茫夜色中,那千万火把与天上的千万颗星遥相呼应,奇妙连合,早已没了分界,融为一体。
约摸酉时一刻,时辰正好,这时候该霍去病上场了,他在李桦、赵破奴、赵安稽、卫山、复陆支和伊即轩的陪同下登上了祭天台,而李敢率领部下在一旁负责警戒工作。
火光赶不走夜风飕飕,风声四起,吹得灯火摇曳,而霍去病的脸庞,在那火光下,却是呈现出了凝重的铜红,他魁梧的身躯,隐隐约约像山一样立了起来,似乎也为狼居胥山增添了一座新的山峰。
大约酉时二刻,一干人在祭坛前站定,而担任主祭官的李桦,这才宣布祭祀正式开始。
军队里面也有乐器,只是不多,所以当鼓乐高奏之时,这乐声之中自然便掺入了胡乐的旋律,这一下子,马上让台下的俘虏们心头掠过了对故乡的思念。
紧接着,李桦依次宣布朝拜木、火、土、金、水五色社稷之神,霍去病也不含糊,作为总指挥,他率领将军们和台下的人一起庄严肃穆地行三叩九拜之礼,而立时就有全副武装的士卒抬着“牺牲”出现在坛前。
赵破奴不紧不慢,上前宣读了一篇祭文,直达上天。
这时,台上鼓乐再度响了起来,那一阵阵声音,就这么借着草原的夜风,传到了更加旷远的角落。
当夜色中传来很苍凉的匈奴乐曲时,包括屯头王、韩王在内的匈奴战俘,眼眶立时充满了泪水。
那既是丢失土地的伤痛,又是思乡的苦涩,是割舍不断地种族血缘。
到了这时候,又从祭坛上传来李桦洪亮的喝声:“面向东方吧,朝拜神圣的月亮神!”
此刻战俘们抬头看去,只见霍去病和将军们竟然是依照匈奴的礼节,虔诚地拜倒在月光之下。
李桦遵循朝拜的节奏,便高声唱道:“神圣的太阳神、月亮神啊,保佑汉匈百姓共沐大汉文明,万世亲如兄弟吧!”
这些话,是战俘们没有想到的,就在这一刻内,他们想法纷乱,甚至是对霍去病胜利的原因,似乎也明白了一些。
于是在火把的明灭中,屯头王和韩王暗地交换了眼色,他们彼此都发现各自的目光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少了些仇恨,多了些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