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一个接一个的新举措,除了给他带来压力外,也使他离起事的时机越来越远了。
许久前,皇帝和太后忽然诏令将修成君的女儿许配给他的王太子。
他知道这是因为齐国的纪太后拒绝了皇太后的提亲。
但刘安欣然接受了这门亲事,他不能让皇上认为他有何悖逆之举,他需要为起事赢得足够的准备时间。
他不知道的事,刺杀一案,刘彻在心里面已经有亡他之心了。
不管是不是他,先扣上去再说,省的想起来烦心。
就在上个月,刘彻忽然地赐予他几杖,免去了每年十月的朝觐。
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种荣耀,实际上是排除了他出现在朝廷的机会,意思就是让他消停点。
这是一种信号,
让他开始乖乖盘着,
但这并不代表刘彻不收拾他,该来的终究会来。
很久前,那时候在京都盘桓多年的刘陵回到了寿春,带给他一个十分不好的消息,皇帝要在诸侯国推行“推恩制”。
他不傻,他知道这是要将诸侯国五马分尸了……
他思量着这个主父偃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怎么会想出这样一个曾经让几代皇帝都绞尽脑汁的主意呢?
他简直就是同贾谊、晁错、袁盎一样的罪人,有朝一日他入主长安,第一个要杀的人就是主父偃,像当年七国之乱一样,就是要打着清君侧的名号。
这一切举措都使他对刘彻将外甥女嫁给刘迁产生了巨大的疑问,这女子会不会是皇上安排在淮南国的一个耳目呢?她来有什么目的?
可当他把这一猜测告诉刘迁,让他儿子小心点时,刘迁在想什么?
那家伙也是个没用的货。
让人头大的是,完全被娥儿美貌迷倒的刘迁,在心里笑父王的胆子太小。
嘴上却言不由衷地说道:“一个小女子而已,能把淮南国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