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的行营就驻扎在龙城东北,那块城墙脚处。
在刚进城的时候,李晔就部署好了岗哨,随后卫青他自己就亲自来布置行营了,动作流利,不一会儿,一切准备待续。
黑夜中,他在帐中摆上案几,点燃了灯火,他熟练地摊开《孙子兵法》,那是皇上赐予韩安国的,在出征之前,韩安国就转赠给了卫青。
在屏风挂上行军图,图上的方位表明,他们离长安已经很远了,但于卫青看来,为将者必定作开疆利器,这是不可避免的。
他在帐内铺上了一张地毡,以供参加议事的各路部将就坐近前。
其实,在场诸将,论起年龄的话,李晔要比卫青年长将近十岁左右。
不过这一路打下来,他被卫青的韬略折服了,他觉得作为军中幕僚,能为卫青做这一切,就是忠于陛下。
李晔刚刚收拾妥当,卫青就从门外进来了,他连忙上前施礼。
卫青看着帐内的一切,脸上露出高兴的笑容,他十分看重李晔,并总是在关键的时候听取他的见解。
此刻,他最关心的是其他三路统领,传过来的消息,也就是战况。
“两位公孙大人和李将军有消息么?也有些日子了。”
“将军!”
李晔不知该怎样把知道的情况告诉给卫青,他的声音沉重了。
“怎么了?”
“虽说我军此次出征已获大胜,然从其他三路传来的消息却并不怎么乐观,或者说不怎么光彩。
公孙贺将军刚出云中,就遭遇了伊稚斜的阻击,经由牵扯,双方虽无伤亡,然匈奴骑兵的速度很快,为汉军所不及,所以公孙贺将军只能望敌兴叹,无功自守。
公孙敖将军则为敌所败,损失惨重,几近全军覆没。
最为惊险的是李将军李广,他沿用以往的经验,太过自信,以至于失去先机,竟然是迷路了。
不过好在李广将军动作迅捷,短时间内便转战千里,从另一侧击退了一只匈奴的小股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