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着点了点头,周亚夫这才满意了,看来自己一直把卫青往轻骑兵这方面引是没错的了。
“他一个小将,虽然曾经立过功劳,却也是不如周亚夫周将军程不识程将军这种久经沙军之帅啊!”赵绾叹气道。
“哦,那周亚夫周将军你有意见吗?”
“臣没有意见!”周亚夫应声回答道。
刘彻笑了笑道:“既然他这个师傅都没有意见,相信他徒弟,御史大夫你又何必有那么多担忧呢?
朕大汉朝未来的承继,难道单单靠一群老将才能管事吗?更何况有朕看着,将领们有没有能力,朕难道看不出来?”
这些话回过去,赵绾沉默了,因为他对卫青不了解,更不好做什么评价了,陛下有陛下的意思,他不好妄加诽谤他人。
散朝之后,包桑禀奏,朱买臣已在塾门候召多时了,刘彻听后,便直接下令召见他。
第一次单独面见皇帝,朱买臣不免拘束,听黄门高呼皇帝驾到时,他低头便拜,许久不敢抬头仰视,直到刘彻要他平身时,才战战兢兢地站立一旁,有些恍恍惚惚的感觉。
自己才二十岁左右而已,有那么让人害怕吗,刘彻不禁苦笑。
还是皇帝的光环加持好用啊……
刘彻望了望眼前的朱买臣,虽衣衫陈旧,却清俊飘逸,儒雅不凡,便问道:“朕闻先生善治《楚辞》?”
“启奏陛下,微臣略知一二,仅仅是些皮毛,不敢言善。”
“朕素爱辞赋,对《楚辞》亦甚喜爱,先生不妨讲来,朕愿闻其详。你不必太过恭恭谨谨,平日怎样,今日亦怎样。”
朱买臣的紧张心情因为刘彻的豁达而轻松了许多,变得不再拘束。
于是他从《楚辞》的形成说到南北诗歌的风格,从屈原的《离骚》说到宋玉的作品,从贾谊的作品说到东方朔的骚体诗歌。
他引经据典,摘章引句,信手拈来,滔滔不绝,舌灿莲花,说的内容前后承接抑扬顿挫,让刘彻听了点头不已。
一个时辰过去了,朱买臣话音落地,大殿里静极了,过了好一会儿,这寂静才被刘彻的掌声打破,包桑和韩嫣随之也鼓起掌来,大殿顿时变得热闹了起来,众人的掌声与欢脱的笑声,汇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