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下心来,再一想起这会稽太守,严助心头也是有着感慨万千,不能自已。当初皇上诏举贤良之时,若没有郡守鼎力举荐与关注,他那里有出路,更惶论会有今天了。
所乘之船刚一靠上岸边,严助就迫不及待地,率先便下了船板。而郡守自然急忙上前,拜见道:“前会稽太守在此恭迎大人!请大人不要嫌弃,先入城歇息片刻,下官自会略备薄酒,为大人接风洗尘一番。”
严助本不想关心那些形式,但迫于他的热情,又有话与前太守坐下相谈,于是他勉强同意了。
由严助领头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进了会稽郡,沿途百姓听说这所新任太守也是会稽人,更是纷纷地拥向街头,想来一睹严助的风采。
世事早已苍茫,却是今非昔比,严助的万千感慨,已经都化为游子归乡的喜悦了。
前郡守还特意准备了家乡的江河鱼米招待严助,没有一丝被替换的悲意。
这一顿饭,吃得严助乡情悠悠,思绪漫漫,也让灌夫有了淡淡的醉意。
一阵欢庆,一片喜意之后,
酒罢席散,郡府便只留下了严助和前任太守了,其余众人走的走散的散,而灌夫,更是被带去休息了。
他一进客厅,严助就忍不住拱手道:“前番有您相助才有严助今天,恩公在上,请受严助一拜。”
郡守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扶住严助道:“这是折杀下官了!大人快快请起!大人此次衣锦归乡,让会稽生辉,吴地欢乐,即使是换了我,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哦,对了,大人双亲就在吴县之地,何不先回去看看呢?”
严助推辞道:“在下即有天子之诏命傍身,怎能去因私弃公呢?”
郡守叹了口气,又劝说道:“大人若是不方便的话,下官是可以遣人去将两位老人接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