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该封侯了,我的哥哥在世时没有封侯,虽然之后封了侄子为侯,可我总觉得对不起哥哥,启儿,你这有什么犹豫的?”
窦太后这些话并不是因为皇后在场,对她来说,少时的兄妹情谊是那么宝贵,可以同苦,却不能共甘,哥哥一生都没过过好日子,这让她心里很是介怀。
“皇后,你怎么看?”刘启还是想看看皇后是怎么想的。
这件事情和自己息息相关,王娡觉得她得小心回答,对于王信封侯,于情来说她是一百个愿意,“兄长他少时便有大智,渴望报效国家,若是给他一个机会封侯,他肯定会加倍努力,此时毫无功劳,但将来可就未必了。”
窦太后既然陪伴文帝多年,也见过汉文帝这种表情,这是很难下决断,能上皇上如此,原因一目了然。
叹道,“皇上,可是怕群臣不同意?又或是怕周丞相极力反对?这朝堂本就是皇上做主,启儿你下下狠心,他们也没有办法吧!”
“朕还是要在朝堂之上听听大臣们意见的,皇后和太后你们慢慢聊,朕先走了!”
刘彻正在给孔明灯一个个写字呢,还得在孔明灯上装一个个铁钩,这样才能保证它们不乱飞。
韩嫣笨手笨脚的样子,让刘彻有些无语,“行了行了,你还是一边凉快去吧!”
“太子殿下你竟然嫌弃我,我……我……我还是走吧。”
“哎哎哎,灯放下,人走。”刘彻又刺激了他一下。
刘彻赶去听讲的时候,未央宫前殿的早朝开始了,汉景帝一身龙袍,站在最高处,大臣们在台阶下排列整齐。
自从汉高祖改革朝会规矩以后,汉朝的朝堂制度变得规范,极大的满足了统治者的需要。
听大臣们报告完了各地的状况以后,汉景帝指出了几点不足之处,这样做不会很详细,但随后便会呈上奏章,指点方遒也只是起到了衬托威仪的作用。
大臣们的话都说完了,汉景帝这才问出了他的问题,“朕觉得皇后的兄长能够立侯,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意见?”
在场的大臣们都有些为难,这件事情涉及到了皇后,又好像和太后有所关联,虽然有典例有所不合,他们确实不敢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