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凯旋而归

明威天下 家生芒果 2238 字 10个月前

毛文龙笑呵呵的戏说:“怎么了,很辛苦对吧?”

刘光祚毕竟爽快,向来也是有什么就说什么的个性,这会听到毛文龙提起,他立刻上前发牢骚:“总兵,我们现在军中就只有两个书记官,像今天这样人一多根本就忙不过来。以后我们是不是先招几个?”

毛文龙微微一愣:“怎么才两个书记官,以前我不是记得有十来个?”

刘光祚满脸苦涩,掰着手指给毛文龙算起人头来:“徐大哥走的时候,他直接带走了六个。先前农庄需要书记官也要走了五个,就是现在剩下的两个,还是我死活留下来的,不然早被主母给弄到城里的粮庄去管账了。”

经他这一提,毛文龙才确实想起来,但像这样的小事理应不必经过他的同样才可以招人。小小的书记官而已,不够了就去找,何需在这里跟自己诉苦。

毛文龙拉下脸,责怪刘光祚:“人手不够就应该尽快去招才是,为何要弄到现在不够了,才来诉苦?”

承祚生怕刘光祚冲动,口无遮拦,立刻上前回禀:“总兵有所不知,在这叶县是一个小地方,能够识字懂算数的也就那几家大族的子弟才有。平常老百姓家以前连口饭都没得吃,整日为了家人温饱忙碌不停。”

“家里根本就没人上得起学,所以要书记官很少能有胜任者。而士绅大族在叶县也就先前那四家,已经被我们完全端掉,他们的子弟我们自然也不能用,所以一直以来我们军中都没有什么识字之人可用。”

毛文龙很是讶异,目前的情况完全出乎他的想象,迟疑了片刻,他不死心的问:“难道外面也招不到那些读书人吗?”

承祚一脸尴尬:“外面的读书人有是有,可要么已经效命于朝廷要么就被那些起义军招揽,轮到我们就没了。”

其实承祚还是有所保留,现在那些读书人都是香饽饽,到哪里都是吃香的。而东江军里要这些读书人只是前来当一个小小的书记官,试问有谁会乐意?

毛文龙这会终于意识到不对劲,他自己居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落下了。

虽说武力平天下,在乱世的确武力排第一,可文武自古便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而毛文龙居然把文这块给忘记了,军伍中本来就都是粗汉子,那里有什么读书人。尤其是先前的东江镇上,除了他手下几员大将还识点字外,根本就没有什么读书人。

一番考虑之后,毛文龙觉得有必要在叶县弄个学堂,收一些适合读书年纪的孩子开始教学。

“嗯,这事我记住了,事后我会安排一下。说说继盛这次都带回什么东西吧!”毛文龙心里有了计较,便不再谈论下去。

承祚一脸的迷茫,不知道毛文龙要如何解决军中缺少读书人的问题。见他不想再谈下去,无奈也只好不说。

“回禀总兵,此次陈大哥带回青壮四千余人,随军家属六千多人。马匹,牛羊少数,余者便都是一些不足一提的东西。”承祚并没有像陈继盛那么开心。

四千青壮充入军伍的确不错,只需两个月的强训,这四千人便是一支不错的新军。可附带而来的随军家属,却足足有六千余人,这让承祚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叶县的粮食虽然充足,可也经不起这样糟蹋下去。再者说,叶县如今的耕地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已经没有什么多余的田地可供耕种。

好在毛文龙后来又弄了个专门养殖家畜的农场,为叶县提供了稳定了肉食,也养活了一大帮子百姓。

而唯一遗憾的是,再这么下去,叶县已经经不起折腾。

毛文龙并没有听出承祚语气中的无奈,他呵呵笑道:“不错嘛,继盛这小子带回来的人应该不错的,现在我们军中将士总共有多少?”

承祚稍微回忆了一下,然后禀道:“我们原来的东江军有三万之数,现在两万已经去了咸阳城。而叶县仅余下一万。而新招将士目前已经有两万之数,其随军家属人口却有将近五万。”

承祚不等毛文龙说话,他便继续言道:“总兵,我们不能在这样扩兵下去。每次招来的青壮新兵都是带着家属,以前叶县还有多余的土地安排,可现在已经完全处于饱和状态,再这么下去,叶县将人满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