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四 攻占苏州

忠于辽国的武装从没有见过这等的威势,在遭受了严重伤亡后立刻转身就逃,麦布库的人随后追杀,陶林也问明罗海的寨堡位置,派了四百携带四门盏口铳的部队助战便进入了苏州城。

那位企图杀人灭口的刺史已经被麦布库一刀砍了脑袋,而陶林走进这位刺史的宅院后不禁好笑——这里到处都陈列着当初这位刺史通过陶林从大宋购买的珍玩,现在却全都又回到了陶林手中。

罗海,这位手下有两千多人的苏州地主豪强,虽然被一顿火铳弩箭加上骑兵冲击赶回了自家的寨堡但是并不惊慌。他这寨堡的墙壁也有一丈多高,说起来比州城的城墙还要稍微高些。有先退回去的人示警,退入寨堡的家丁、农奴超过一千,再加上他带回来的两百多骑兵,把这个寨堡守几天是不成问题的。他认为别看那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能发出骇人声响的武器能轻易打死马匹,但是面对厚实的寨墙肯定也无可奈何。

“只要坚持几天,等复州得到消息定会派援军,那时咱可就是有功之臣了。说不定能封个官呢?”在看到反贼的追兵逼近堡墙时他还在作美梦呢。

然后他就诧异地看到一些步兵顶着盾牌,把几辆奇怪的两轮车推到距离堡墙不远的地方,摆弄了半天,然后就跑开,只留下一个人把火把凑到两轮车顶上的一个圆滚滚的东西上。

正在他伸着头看敌人有什么奸计的时候,就看到那圆滚滚的东西喷出一团浓烟,接着就传来轰隆几声巨响,几乎与此同时,周围正在射箭的人便惨叫着倒下好几个,他也觉得耳畔“唔”的一声,一个热辣辣的东西飞了过去,吓得他连忙缩头躲在墙后面,心里怦怦直跳,暗自揣测敌人这是用了什么手段,怎么和打雷闪电一样。

罗海还算好的,一些没有见识的家丁和农奴已经跪在地上祈祷了,罗海只好砍了两个人逼着他们继续作战。

自从开了头之后,过一会儿,那四辆小推车就会轰鸣一阵,每到这时,堡墙上就有人或是脑袋稀烂,或是胸口出现大洞,这再加上不断飞来的箭矢,给守堡的人造成很大伤亡,堡墙上的人露头越来越小心翼翼,心里越来越惶恐。外面的骑兵开始大喊他们是渤海人,反了辽国,只杀罗海与他人无关,一些人的眼神就开始犹疑起来。

这时候,又有几十个人顶着盾牌跑到堡墙下,把身上的东西用火把点着扔到寨堡中。那些东西落地后不多时便发生爆炸,铁片石子横飞,又打伤了不少人。可打伤人还是次要的,那一声声的轰鸣更加让人胆寒。一会儿的功夫,须发皆白的老管家跌跌撞撞冲上寨墙对罗海喊道:“主人,不好了!那些渤海人,渤海人把后门打开了!”

麦布库其实心里也闪过决死一战的念头,但是他明白,自己部落的战士不过一千多人,辽国却可以源源不断派军队来,就算是用人堆也能把自己的部落轧平。所以他苦涩地说:“可是契丹人可以派十万人来。”

陶林说:“契丹两次对大宋战败,对西夏也没有打赢,国力损耗甚大。这两年来税负有多重,有多少百姓逃亡,哥哥是知道的。只要拖个一两年,别处未必没有造反的。到时候,契丹皇帝未必能顾得上这种偏僻的地方。”

说到这里,他又给麦布库等人吃了一颗定心丸儿:“若是到时支持不住,这一两年里也应该能够找到个合适的去处从容转移了。不然,现在秋天眼看就到了………”

陶林没有把话说完,麦布库等人都明白:秋天马上就到了,冬天也不远了,没有足够的储备部落是无法度过严冬的。

麦布库与手下几个首领互相看看,觉得陶林说得有理:相比立刻就抛弃一切逃到不知道什么地方面对未知的未来,还不如找好落脚点再从容地走,说不定受的损失还少些。

几个性子急的首领已经大叫要和契丹人打一仗了,几个沉稳的首领也不反对,只默默看着麦布库。麦布库半天才一咬牙:“爷爷告诉我,我们的祖辈本来生活在水草丰美的地方,是因为契丹人的压迫,我们的部落才流落到了这里过活。但这些年来,我们还是没有逃过作为契丹人奴隶的命运,如今也该让契丹人看看我们渤海汉子不是天生奴隶了!”

其他几个部落首领随着麦布库这一声大喝都拔出刀来跟着吼叫起来,引得人们纷纷围拢在大房子门前。麦布库大踏步走出房门,命令击鼓聚集族人,陶林也命人传命各生产队头领速到议事厅报到。

在等待人员聚齐的时候,麦布库对陶林说:“陶兄弟,我们不能等待契丹人来攻打我们,尤其不能让契丹人把周围的部落都集结起来。很多契丹人已经不复他们祖先的善战了,只有契丹皇帝的宫帐军依然是精锐的,单独打苏州的契丹人我们一定能胜利。但是契丹人会用部落的战士先对我们进攻,那样就会是一场恶战。”

陶林其实也想先下手,就问:“哥哥说该怎么办?”

麦布库把大手一挥:“我们去把苏州打下来!把契丹人在城里就干掉。这样周围的部落就会观望,不会主动进攻我们了!土力盖说,苏州的契丹人并没有加强防守,如果足够幸运我们能够混进城去,打契丹人一个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