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五 喉舌(二)

在另一边与大宋分不清是谁所有的广源州,大量左右江的山蛮组团冲进去捉交趾人,最远的甚至跑到白龙江附近袭击村寨和交趾军队粮道。一些山蛮已经捉人捉红了眼,甚至对广源州的小部落也下手。吓得广源州那些土著争着抢着向大宋官府表示归附,以免给当交趾人灭了。

这次大宋的官吏不像以前那么好说话了——要归附可以,拿投名状来。不过纳了投名状也有好处,可以参加组团一起去捉交趾人卖给大宋官府。

现在交趾人在这些山上的部落眼中就是行走的铜钱,走到哪里都少不了明枪暗箭。交趾人实在受不了了,在腊月时就撤出了广源州,但是苏缄率领的左右江的土著们紧跟着就追到了交趾境内。

李德政生怕山蛮冲进交趾腹地,只得沿着白龙江布置了五万多人防备山蛮和宋朝大军可能的进攻。

领兵的李日尊也发动了对广源山蛮的数次打击,可是这些山蛮就是地头蛇,一见交趾大军过来立刻消失在崇山峻岭之间,若是交趾军分头追击就难免中埋伏。但若是交趾军撤退,他们又会出现在交趾军身后。

现在交趾人近十万军队被牵制在东、北两线动弹不得,已经影响到交趾的农业生产,南方数次被交趾摁在地上摩擦的占城了解到交趾的窘境之后也开始蠢蠢欲动。李德政感到麻烦大了,在迟迟得不到大宋是否接受他求和的消息后,又接连两次派使臣向大宋求和。

但是大宋朝堂上的风向越来越不利于交趾,因为广东开始有盈余了,虽然不多,但是十几万贯铜钱和几十万石粮食还是有的。这证明了李不弃计划的正确性,现在京城上上下下都在等着李不弃给他们挣钱呢。谁要说不应该打交趾啊,出门会被老百姓骂死,司马光同学最近就整天除了办公就不出门了。

高昞这话让司马光也是一愣。他实在没有想过到底对交趾是不是应该适用大宋法律。这事儿实在是以前谁都没有想过。说交趾这样的藩属应该适用大宋法律吧,似乎没有这样的例子,可是从道理来讲,交趾既然是大宋臣属就当然应该适用大宋法律。司马光一时也有些头大。

于是司马光找个了自感折中的理由:“交趾为大宋臣属,自然应该适用大宋法律。只是其地偏僻,自有风土习俗与中原不同,先帝仁慈,准其行交趾之法……”

高昞冷笑一声说:“前几日检讨还在报纸上刊登大作,指责出征广南的将士剃发为礼义、祖宗不容,还以为检讨不知那广南荒蛮之地风土与中原自有不同。将士在瘴疠之地为了替朝廷打赢交趾把头发剃掉却为司马检讨所不容;交趾人侵我土地,杀我百姓却以风俗不同可以原谅。检讨何以待忠于大宋的子民如此之苛,而待交趾人如此之厚也?”

右正言韩绛见司马光有些抵挡不住,连忙出班加入战团:“怀柔远夷,乃圣王之道。高御史不可离体太远。”

高昞说:“不错,怀柔远夷乃圣王之道。只是有哪位圣王损害亲近的人去补贴包藏祸心的远方夷狄?有哪位圣王为了怀柔远夷甘愿让自己的子民被夷狄白白杀害,而不让夷狄付出代价?”

刚回中枢不长时间的富弼说道:“广南都转运使李不弃才堪大任,如今已兵临交趾。臣以为交趾情势窘迫,才以求和试探朝廷。朝廷万不可中此奸计。”

庞籍看到朝上你来我往吵成一团,尤其是两位从河北提拔上来的御史,舌战群臣毫不落下风不禁暗自庆幸自己早做了准备。他知道,李不弃作的很多事虽然办法很有效,但是却离经叛道,光靠皇帝和自己是难以控制朝堂不给李不弃掣肘的,因此紧急提拔两个清源书院的学生上来让李不弃能在朝堂上发出声音,使自己为李不弃辩护时有合理的抓手。现在看来这个安排真是太英明了。

目前看来,有这两个御史打头阵,再有富弼、王尧臣这样能做事的大臣在后面提供支持,今天就不用皇帝和自己出面强压了,虽然不能立刻明确拒绝交趾求和,但也可以让此事久拖不决,给李不弃争取解决交趾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