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义先点头说:“好,本王保举你为水师部署,就是看你谨慎。不过若不能尽快进军南朝,光养着这么多船,这么大一个水师耗费钱粮也不行啊。不瞒你说,陛下又再次催问何时能够南征了。”
齐德裕一听,辽皇这是每月催一次了,看来要想把辽国南侵往后拖一年来耗费辽国钱粮可能是不行了。不过辽国今年南侵的话,由于水手对船只、海况都还非常陌生,更加容易打。这对他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
于是他装作深思熟虑一番之后才说:“若是今年就要兴兵就得至少再等一个月。如今风向还不是太稳定,等北风大起,扬帆南下快如奔马之时,顺风顺水,或可平安抵达南朝河北。”
耶律义先见齐德裕说得勉强,皱了眉头想了一想说:“看来今年进兵确实草率了一些。如此,本王便回复陛下,不可操之过急,待明年再进兵也不迟。唉,当初就说这船不是这些马背上的汉子几天就能操控得了的,可是有人好大喜功,硬是要舍大契丹的长处,用这短处。不过既然都造了这么多船了,那总不能再打了败仗。”
然后他话锋一转说:“这水师舰队有这么快的进步还多亏了你。现在朝廷上下皆知你的本事。你要好好操练这些水军,待到顺利进兵之时,陛下定会不吝赏赐。”
齐德裕连忙感谢耶律义先提拔栽培之恩。一个多月之后,正在沙门岛操练水军的陶林得到从辽国内部传回的情报说辽国从海路侵宋的行动可能要推迟到明年了。
李不弃看了看陶林的密信只是微微一笑,然后就把信放在烛火上烧掉。让辽国再把水师养上半年一年也好,一支只有消耗却不能创造经济效益的海军将成为辽国巨大的负担,成为辽国的催命符。
正是看到这一点,李不弃才要让自己手下的海军行动起来。第一批从去吉婆岛的舰队已经轮换回来,他们报告他们十数次从交趾人缺乏防守的海岸登陆,掳掠交趾青壮人口数千,有了这些俘虏,吉婆岛上的威远寨的石头水泥寨墙已经建成了一半。交趾人也觉察了情况不对,曾经纠集数百小船企图夜间偷渡上岛,结果被巡逻的战船发现,引得水师快船倾巢出动进行围剿。这些交趾人除了被俘的,连吉婆岛的边都没有摸到。
在击败交趾这支业余的水师后,高杞亲自率领一支快船队冲进了白腾河,趁着西北风上行二十公里,向沿岸可见的交趾人发射弩炮和弩箭。看来大宋水师确实是给交趾人造成了巨大的心里压力,刚进腊月的时候,交趾人求和的使节就出现在了邕州。
夏天的台风一场接着一场,不但从海路无法进攻,就连陆地的军事行动也很难展开。李不弃却也没有一直待在广州城,而是从四处巡视,督促各地官员组织百姓出工造田修水利。
虽然交趾人退走,但是李不弃并没有停止向峒蛮购买交趾人的首级和俘虏,这些峒人也从这种贸易中尝到了甜头,现在开始组团进入交趾人控制的广源州捕捉交趾人。因此交趾俘虏依然源源不断的送来,李不弃给使用俘虏的各处的命令是要让俘虏吃饱,但是决不能让他们少干活儿。
交趾俘虏都是从事的最重、最危险的劳动,比如挖河、打石头、修筑码头和桥梁和渡槽,繁重的体力劳动加上炎热潮湿的天气,每天都有人死亡。到了九月的时候,入夏时的三万多交趾俘虏只剩下不到两万,这还是在不断有俘虏补充的情况下。
李不弃在抽调俘虏时发现俘虏数量不足啊,必须再到交趾去抓一些进行补充了。不过李不弃就没打算从广源州过去,那里全是大山。无论什么年代,要从这些大山中杀出一条血路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还是要走海路过去。在十月的时候,李不弃就在新修建好的虎门深水码头送走了庞大远征的舰队。
这支舰队中不但有三千水军陆战队和三千名广南“民兵”,还有五千交趾俘虏。带这么多交趾俘虏的目的是在吉婆岛上修筑一座城堡以利长期驻扎,对交趾形成反客为主的态势。
但是这次李不弃没有跟着舰队出海,因为船队把这海路也走熟了,该怎么做也都交代清楚了,总要放手各级军官自己去作,这样才能为未来的大宋海军培养合格的种子。
此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要监督广州都作院铸造火炮。
大宋对军器一向看得很紧,凡是战阵利器都不放心在京师以外制造。但是为什么广州都作院能够制造火炮呢?这还要感谢文官们鼠目寸光。
李不弃在组建“民兵”后就上了一道奏折,要求朝廷允许在广州都作院制造火铳。他说我手下都是些征召来的百姓,也来不及训练,你让他们射箭扔标枪那都是勉为其难,只有火铳这样的武器只要稍加训练,他们就会使用。
这个要求很合理啊,至少不会被认为是意图谋反。所以在经过数月的争论之后,朝廷终于同意在广州制造火铳。同意的理由则有两个,一个是有海商早就开始使用火铳;二是文官们认为火铳虽然威力不小,但是射程近,装弹繁琐,威力比不上强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