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三 预防措施

文彦博其实手里也没有合适的人,他只是给皇帝提个醒,立即附和庞籍说:“此计甚是稳妥。”

赵祯说:“那么就这么办吧。让枢密院善择一人,将来掌管海盗事。”

从崇政殿出来,回公廨的路上,文彦博与庞籍并肩而行,看似不经意地说:“没想到李不弃真能在百万军中全身而退。他这一次,不但是忠臣,而且有勇有谋,便是不世出的名将,只怕以后天下再无几人可以与之比肩。他才二十多岁啊。老夫却怕少年得志……唉!”

他叹了一口气,可以摇了摇头,弄得纱帽上的长帽翅夸张得上下摆动起来。庞籍却明白文彦博这是要与他结成打压李不弃的联盟。

他清楚李不弃一向少不了各种奇谈怪论,若是李不弃借助“忠臣”、“名将”的光环再说出什么离谱的话来,弄不好就会让他们这些宰执相公在位子上坐得不安稳,所以打压一下李不弃那是必须的。因此他便随口附和着文彦博,心里却在苦笑。因为李不弃的“忠臣”、“名将”的形象就是他们帮着打造的,可是谁能想到李不弃不但真的截断了辽人的粮道,还能全师而回,还抢了辽人这么多战马回来呢,这是只有汉唐的名将才能做到的啊。

在文彦博等人已经开始谋算李不弃的时候,赵祯还是念着李不弃的情分,立时派了太监往李府送信,并厚加赏赐。

前些天,赵祯将李不弃绝命书一样的札子节略后明发,东京百姓都以为李不弃是死定了。李家上下自然也知道了这个消息,虽然张英娘和赵敏强作欢颜向大家保证自家官人会回来的,但是府内上下一片愁云惨淡。现在猛然听传旨的太监信誓旦旦说李不弃已经回到了雁门关,赵敏心里一放松,竟然直接晕了过去,这下李府又是一片鸡飞狗跳。幸亏张英娘和折英惠都是见过大场面的,能压住阵脚,在找来太医给赵敏把了平安脉之后就命令府中张灯结彩。这下李不弃已经率军到了河东路的消息立时就传遍了汴梁城。

ps:感谢书友121109094104275的打赏,今日双更。

李骞早料到皇帝和几位相公的反应,因为在枢密院看到太原府的军报之后他和其他几个直学士也都是同样反应。他连忙把太原府的军报交给太监转交皇帝,同时口齿清朗地复述军报的大致内容,尤其是李不弃曾在析津府不远的香河击败辽国大军,如何为摆脱辽军追击远途奔袭紫荆关后进入山西经过飞狐和灵丘回到紫荆关。

这一番讲述把赵祯和相公们听得目眩神摇。赵祯忙问:“可有李不弃和王中正的札子?”

李骞说:“军报说李中正和王中正奔袭千里,一路疲惫不堪,进入雁门关后连提笔也是不能,只能请雁门守将董化代为转述转战经历。”

“原来如此。”赵祯点点头。然后他浏览了一眼军报,突然又惊道:“这里说李不弃带回了差不多两万匹战马?”

李骞说:“是。皆是从辽国掠来。”

两万匹马?听到这个数字文彦博和庞籍的眼睛都充血了——这要是两万匹战马,那就是六十万贯啊!

庞籍立即奏道:“陛下,大战之后,正缺战马。且这么多马集于一处,只怕当地州军难以饲养周全,若是损失了却是可惜,臣请着枢密院即刻派人接受。”

赵祯一想也是这个道理,当即准奏。

现在赵祯第一次领略到什么叫志得意满。前两天还在时时担心前线会打败,可是转眼间辽人就被打退了,不必割地赔款了,而且本来认为有去无回的忠臣、大将不但安全回来了,还抢来这么多战马,他还能有什么更多的要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