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扑”,火光一闪,紧接着“啪”一声,一股浓烟带着火光冲出了铁管。
石峰把铁管竖起来吹了吹烟气,然后问跑去看靶子的人:“打了多远?”
在他面前五十的地方竖着一块木牌。看靶子的人跑过去,立刻欢呼道:“打穿了,打穿了!”
石峰咧开大嘴笑道:“哈哈,好!这要是打在人身上,只要不穿铠甲,不死也得重伤。”然后他又看向罗通说:“俺就说吧,俺一定能打中的。”
罗通撇着嘴说:“放了七下,才打中一次。你就蒙吧。”
石峰却说:“这铳放起来震得手发麻,定然会有歪斜,这不用个东西托住就稳当多了。你那气力还不如俺,若是你来放,小心打到人。接下来还是俺来放吧。”
罗通抱着个装好了火药和铅子的铁铳像是抱了个玩具一样不撒手:“不行。这火药是俺配的,俺连一铳还没放呢。”
“下面是打六十步的靶子,你更打不中。还是俺来。”石峰伸着手死乞白赖要去要罗通的火铳。周围一帮人看到两个首领像是小孩儿争玩具一样怄气,都觉得好笑,却不敢笑出来。
正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大家都扭头看去,就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半大孩子骑着一匹当地的矮马跑了过来。马跑到跟前,那孩子都来不及下马就急火火地喊:“不好了,不好了!刚才有人报信说高丽的一个官领着几百军兵上岛了,到星主那里去了,说是要把咱们宋人全都捉了呢!”
李不弃现在职务多了,自然就忙了起来,每天早上先到军器监处理事务,然后到警察司办公,忙一天晚上回家还要陪着剩儿玩儿一会儿,给他讲讲故事,教他和牛满他们堆堆积木,编编柳条什么的,然后还要再处理一下地下工作。
幸好李不弃早有准备,去年就就推荐一个新近从四川作县令回来的进士鲁阔担任军器监丞。
这位鲁阔也是个妙人,在四川时对当地的植物动物作了很多研究,写了不少笔记。一任作满,他回京城候选,慕名往清源书院研讨蜀中奇闻异事。其间他还给李不弃写了一封信,建议军器监可以搜集蜀地的山藤制造藤甲以减轻士兵的铠甲重量。
李不弃可是对《七擒孟获》中的火烧藤甲兵耳熟能详,就把鲁阔请来询问,得知蜀地的武库中就储存了不少藤甲,确实是如铁甲一样刀枪不入,更难得的是比起铁甲要轻很多。李不弃又让人去查,发现蜀地制造藤甲的工艺已经很完善,只要有足够的合用山藤,完全可以大规模制造藤甲。
对鲁阔这样一个既有从政经验,又有科学方面的兴趣,还能主动向自己靠拢的人李不弃自然不能放过,就把他要来作军器监丞。事实证明李不弃没有看走眼,鲁阔也是很能干的人,和程钧两人配合还算不错,李不弃又往军器监塞了一些清源书院和原来皇家试验场的人,所以现在军器监的事情李不弃倒是不用操心太多,这段时间只要集中精力搞好警察司的事情就好。
不过这段时间赵祯也不消停,三天两头叫李不弃去问西夏的事情。而且赵祯还召见毛知春,简拔毛知春入三司做官也能看出来皇帝有筹措军费的意思。李不弃觉得这位皇帝经过自己一再恐吓,似乎对西夏有些想法了。
进了五月,赵敏眼看就要生了,李不弃每天上班都只上半天,剩下的时间就在家里照看产妇。接生婆也是早早就请到家里看着,终于在五月初十这天,赵敏生下一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
李不弃有儿子了!这个消息立刻传遍京城,不但皇帝皇后都派人送来赏赐,各家以往走得近的勋贵大臣也送了不少礼。只是除了曹国舅、李用和等几家,就没有亲自露面的。
自从剩儿住进李家之后,李家就可以用门可罗雀形容。都是识时务的人啊,都害怕粘上三皇子的边,夺得远远的。就连高遵裕这样李不弃的铁杆都跑得不见了踪影,倒是让李不弃耳根清净了。
不过越是这样,李不弃越是要宣示自己的存在。他信誓旦旦地说:“娘子,等咱们孩儿满月时,为夫要好好办一场满月酒给所有人看看!”
——————————————————
五月的辽东大地已经草木葱茏,在鸭子河,也就是后世的松花江边,一个穿着豹皮的年轻人正在领着一群女真汉子往十几艘女真部落最大的船上装最珍贵的毛皮、东珠、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