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的事可不是那么好掺和的,李不弃说:“这是陛下家事,想来陛下已经有决断了。”
赵祯却少有的严厉地说:“剩儿是你救下来的,此事你脱不了干系,你不可推脱。”
李不弃于是郑重地说:“臣怕陛下按照那些人的话把三皇子送去作和尚,几年以后就该有人说陛下何其忍心了。”
说完,李不弃偷眼看皇帝的嘴角抽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陛下当时还没有儿子,这些人说陛下第一个养大了的孩子是克父母兄弟,克江山的,是不是说陛下不该福有江山?若是陛下把三皇子送去作和尚,只怕会有人联想啊。”
赵祯的嘴这下抽得更厉害了。
李不弃接着说:“臣以为那些人就是别有所图的,所以编造谣言不走心呢。”
赵祯有点儿抓狂的样子:“那么不弃的意思是这些都是无稽之谈?”
李不弃尽量装作公允的样子:“臣对这等占卜命理一类的东西没有研究,不敢说,但是以臣见过的情况却多是虚妄。若算一下命就能决定国家存亡,那么夏商周秦汉唐这么多朝代怎么会灭亡呢?”
赵祯又问:“你说的有道理,可是这克父母兄弟之事却是经常听说的,是否真有此事?”
李不弃知道赵祯不是个意志坚定的人,又胆小,现在那么多神棍都忽悠他有克父母的事情存在,又牵扯到他自己的性命,他心里不害怕才怪。现在皇帝现在反复询问自己的意见其实是希望从自己嘴里说出符合他倾向的话,让他得到心里安慰,但是这个话他才不会说呢,他又不是保姆。
虽然皇帝眼巴巴的看着自己,李不弃却依然郑重地说:“臣不知陛下听到什么,但是臣以为那些大都是穿凿附会之事。”
皇帝见从李不弃嘴里听不到想要听到的话,只好说:“嗯,朕知道了。你在外时间也不短了,早回家看看吧。这两天再给三哥儿和四哥儿瞧瞧,四哥儿前几日又生病呢。”
ps:在此道歉。前几天写到张得一的时候写错了,这家伙是投降了王则,于是后来让皇帝给砍了,所以他不应该被起义军关进大牢。写错之处已改正。
感谢童天雷的打赏,今日三更。
陶林,不,现在应该叫陶威,站在钢牙岛上的一块巨石上面对几百名脸色异常精彩的囚犯开始发表自己的演说。
“文彦博要把所有参与造反的人都杀掉,吓唬以后想造反的人!幸亏有人向赵官家上书,你们才没有被砍头。但是你们以为那些当官的会饶过你们吗?和你们一样造反的人一向是发配到沙门岛的,你们也看了沙门岛是个什么样子!和砍头比起来,只不过是早死晚死,死法不同而已!”
“你们想死吗?如果不想死,就跟着我干!”
杜猛大声问:“你要洒家做什么?”
陶威指着北面的大海:“往北,在一百里外,就是辽国的苏州!那里有大宋需要的大木!有铁矿!砍完了树就有肥沃的土地!那里是个建立基业的好地方。你们既然没法在大宋活下去了,就跟我去辽国建立一片自己的基业!”
“有人跟我敢去辽国吗?如果不敢去,可以举一下手,我把他送回沙门岛去!”
谁也没想到回是这种情况,这个跨度太大,有的人茫然,有的人交头接耳起来。陶林并没有制止人们的吵嚷,只是微笑着等待。杜猛挺起胸膛大声问:“俺们都是厮杀汉,便是去辽国厮杀又有什么打紧,只是这对俺们有什么好处?再说辽人铁骑可不好打,若没有趁手的军器,那就是送死。”
陶威笑道:“好处自然是有的!辽国的土地打下来就是咱们自己的!将来这些土地都可以分给你们!不过这是远期的好处。咱们先说近期的,若是三两年内,你们能打出一块落脚的地方,我可以想办法把你们的家里人接来与你们团聚!”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来了精神。有人就问:“这是真的吗?”
陶威说:“其实接你们的家人来不费什么,可是把你们的家人接来安置在哪里?你们能看到这附近的小岛容纳不了多少人,如果没有一块肥沃的土地,你们的家人就只能和你们一起受苦。”
看到人们的精神都集中起来,陶威挥挥手,两个人把一张画在帛上的大地图展开。陶林指着地图说:“看到这里了吗,这就是辽国苏州的地形!这里尽是林地、沼泽,不利骑兵驰骋!而且三面环海,所以辽国铁骑在此根本没有用武之地!这个地方陆地最窄,只有不到十里地!辽人不善水战,只要能在这里建一道城池,占住这里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