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九 沙门岛买人

周青说:“一个人匹绢。”一匹绢相当于一贯钱,也就是说一个人换一贯钱。

苏监押没想到价钱这么低,眼珠子都瞪大了:“才一匹绢儿?这是买一个人啊!”

周青笑道:“监押不换这一匹绢,难道留着人还能当摇钱树不成?最后还不是要自己费些手脚杀掉?这可不只是换一匹绢,也是积阴德的事呢。而且洒家把话说明白了吧,监押若是想要的太多,就轮不到监押来卖这些人了。”

周青的威胁让苏监押泄了气,然后周青又说了一句话让他又找回了些平衡。“虽然一个人只换一匹绢,但是胜在人多啊,一年怎么还不得换个一二百贯?”

苏监押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今年还不知要发配多少人来,就算一人换一贯钱,一二百贯也是往少里说呢。

当然苏监押绝不会轻易松口,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达成了一致。因为第一次交易苏监押担的风险太大,因此一个人换两匹绢,以后的交易一人换一匹绢,但是在周青来提人之前犯人的伙食费用需要补给他。而周青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必须是选中的才会付钱。

达成协议以后,苏监押就把岛上几个阶级找来,串通一番,然后就让人带周青去挑人,花了一整天的时候一共选了七十多人出来。一些已经饿坏了身子或者确实是犯了人神共怒的大罪的犯人,周青也不要。

看着一百多匹绢堆成一大堆,苏监押和手下嘴都笑歪了——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熬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想到还有这等油水呢。

周青也很满意。他挑出来的人都是身强力壮有些勇气的,到海外开疆拓土正需要这样的人物。而且这些人上了沙门岛就等于踏入了鬼门关,也没有什么念想了。周青许他们到海外打拼几年若是能够攒下钱财,就寻了他们家人送去与他们团聚,相信他们不会不拼命的。

周青让一艘船等待船队会和一同前往耽罗,然后率领两艘小些的船出航。他们一路航行到庙岛群岛最北端的岛屿,休整一天,然后只用了半天时间就跨过渤海海峡踏上了辽东的土地。

感谢童天累打赏。今天扫墓,所以只能一更了。剧透一下,准备工作差不多了,下边很快要开始战争。

沙门岛上的最高长官苏监押或称苏寨主正在琢磨这几天应该再处死几个囚犯,突然有人跑来向他报告有人上了码头指明要见他。

沙门岛在后世被称为庙岛,孤悬大海。自从宋太祖在此立军寨,把这里定为流放重犯的地方后,沙门岛一直是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地方,不要说一般人不来,就是海盗也不来,只是时常有渔民到此避风。但是这次来的显然不是渔民,而是三艘快船。

苏监押到了码头时,三艘船洗已经在几座岛屿围成的海塘中下锚了,一艘靠上了码头,几个汉子正在船边与兵卒聊得火热。跟着苏监押的一个十长就喊道:“兀那汉子,此处是流放重犯所在,你们来此作甚?”

一个大汉乐呵呵地拱拱手问:“对面可是苏寨主?俺是给你送钱来的。”

这一句话太突兀,把苏监押和一帮寨兵都说得愣住了,但是这句话里有一个“钱”字,让苏监押脑子转得特别快,于是也拱拱手:“不知朋友如何称呼?却是为何而来?”

大汉说:“洒家叫周青,想和监押谈一笔买卖。”

苏监押心里立刻提防起来。这岛上就连粮食菜蔬都要从登州运来,除了牢里的犯人是别处没有的,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是能用来买卖的。莫非这人是要解救岛上哪个犯人?可是这些犯人都是重犯,死了没人管,但若是跑出去一两个万一让人知道了,那他这个监押却是要获罪的。

当然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当监押最多就是克扣二百囚犯和百十个兵卒的口粮,实在是没有油水,如果对方真出得起价钱,那还是可以商量的。

想到这里,苏监押一边把手握在腰间的刀柄上,在心中也暗暗把刀磨快。但是他仍冷着脸故意说道:“此处是军寨,不是草市子,哪有什么买卖可作?莫非你是来消遣本官的?”

周青却从容说道:“自然有买卖可作,因为监押手里有不少无用的人呢。”

果然来了!苏监押戒心和贪心都猛然间高涨起来,立刻大喝一声:“胡说!这岛上只有朝廷的重犯,你莫非想劫牢不成?来呀,与我拿下!”

跟随苏监押的兵卒立刻把长枪、大刀对着几个汉子,周青却笑道:“监押何必如此。买买不成仁义在,望先听洒家一言。”

苏监押只是冷冷看着周青,没有表示,但也没打断周青。周青便说:“自国初以来,沙门岛一直只有二百囚犯的定额,但近年发配来此的罪犯却年年增加,且每年都是定额的两倍以上吧?可是囚犯的粮草还是二百人定额,监押难道要自掏腰包养活这些囚犯吗?正好我要去海外,愿意出海的人手不易招募,不如监押把这些人卖给洒家,断少不了监押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