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七 另一种造反

李不弃却说:“其实除了你见过的那种造反的法子,还有另一种法子,对官人我来说更适合。因为我已经不是普通百姓了。”

张英娘“哦”了一声表示好奇,李不弃就说:“你可知道有一些昆虫会把卵产在别的虫子体内,当卵孵化后幼虫就以虫子为食。当幼虫长大后,原来被寄生的虫子就被吃得只剩下一层皮了。还有一些植物把种子种在虫子体内,让虫子为后代的生长提供养分,并最后把虫子变成植物的一部分。这也是一种造反,好在什么都不浪费。”

“官人要用这法子造反?”

“是啊。不信你就拭目以待。若是事情顺利的话,几十年便可见效,只要一二百年,百姓就不是现在任人宰割的样子,你爹爹起义时想要的那种清平世界一定会实现。”

张英娘听李不弃提起他爹,不由得一时失神,沉默了一会儿说:“那么说爹爹那时不该起义?”

李不弃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不平则鸣!你不反抗当官的还以为你很舒服,还不变本加厉的压迫搜刮?所以你爹爹起义没有什么错误,只是我和他所处的地位不一样罢了。”

说到这里,李不弃看了张英娘一眼:“你除服了吧?”

张英娘心突然跳得快起来,脸也微微一红,点了点头,又立刻低下头。却听李不弃说:“罗秀才他们也去耽罗好长时间了,你若是想他们也可以去看看他们现在的状况,省得挂念。”

张英娘一听不是自己想得那样,突然心里一股无名火起,重重地哼了一声:“哼!我自然该去哥哥那里,反正留在你家里也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说完,她脸一甩,昂首阔步就走到前边去了。李不弃摸了摸下巴:嗯,看来火候差不多了。

当年看《水浒传》的时候还曾嘲笑过水泊梁山上那帮人造反的水平太low,行动基本上没有规划,就是意气用事随心所欲,打仗更是七分靠运气,只有三分凭谋划。可是盯着弥勒教好几年了,再加上郑恩从弥勒教内部打探到的情报来看,这个弥勒教的水平还不如梁山好汉呢。

这样的一个组织对于歪楼一样的大宋朝廷当然是个威胁,但是对李不弃这样见过大世面的穿越者来说真不算什么。现在的情况是李不弃有得是办法让那位教主连同手下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只是李不弃现在考虑的是怎么榨光弥勒教的价值,比如说年前郑恩听到弥勒教有门路搞到军队制式兵器铠甲,李不弃就准备插上一手。

李不弃问:“弥勒教要弄兵器的事查清了吗?”

“全都查清了。是高昙晟见教中钱粮渐多,想要购置铠甲军器。且在汴梁和大名府的武库小吏和守卫中都有弥勒教众,因此高昙晟便把此事安排下来。只是若从武库中偷取军械,需要贿赂管库的官才能作得神不知鬼不觉。”

“官人说此事事关重大,既然让我管教中钱粮,我便毛遂自荐来管此事。弥勒教中的头领给官人吓得胆寒了,都不愿往汴梁来,高昙晟便欣然同意我管此事。我又借口年节时官府防范必定松懈,所以才在过年时回来拿钱活动。大名府那边自有别人操持。”

李不弃说:“现在这事情办得如何了?”

“此事也不难。武库的官吏本来就看着其他库房往外倒腾东西眼红,只是军器铠甲无人敢要罢了,所以没有门路换钱。昨日刚刚商定了,等衙门开印之后就以仓房漏雨致军器朽烂为由淘汰一批,至于淘汰的东西去了哪里,是没有几个人过问的。再过些日子,还可用库房不够用,须得淘汰一些不堪用的旧货为由,再弄出一批。”

李不弃叹了口气:这大宋立国还不到百年就养出了这么胆大的一群硕鼠啊。古人言“国家不幸诗家幸”,其实还有“国家不幸硕鼠幸”。

他说:“既然如此,你就对武库的人说由弥勒教的人到城外约定地点接货,对弥勒教的人说由武库的人送货到约定的地点。这其中就由我们的人接手。”

郑恩点头:“这个法子好。只是大名府那边不知道要有多少军器流入弥勒教手中,是否会闹出乱子?”

李不弃说:“那边可以想办法黑吃黑,你尽量把那边的情报搞到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