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 被弹劾了

程钧胸有成竹地说:“李判放心,这一次让那些有意陷害官人的人得个教训,总要平静个年。以后谁还会再翻旧账呢?”

听这意思,程钧他们这帮家伙是打定主意要拿李不弃当挡箭牌。对此李不弃虽然反感但是也无可奈何。若是想把这帮小蛀虫都拍死,那么就没人干活儿了,只会让人看笑话。所以为了政绩,不得不容忍他们。

李不弃让差人去问了盐铁副使刘湜正好在三司,于是拿起那份申请亲自去找刘湜。刘湜表面不动声色但是突然闪闪发亮的双眸其实已经出卖了他。

狂喜过后,他又把文书从前到后看过一遍,确定自己没有看错,不禁心里暗叫:李不弃啊,李不弃,旺你如此小心,如此精明,怎么会把这么大的把柄送到了老夫手上,这一次定然让你身败名裂,再也翻不了身。

一抬头,才想起来李不弃还坐在旁边等着回复呢,他装作随意的把李不弃的文书放在案上:“李判,此事花费不小,需要慎重。待我请示过计相和副使后再答复你。”

李不弃看到刘湜眼睛中射出的精光不敢怠慢,告辞出来,回到公事房把这几天写的一堆文书都拿出来,虽然觉得没有什么遗漏,但还是又绞尽脑汁再润色一遍。

同时,被李不弃安排暗地注意刘湜动向的两个厢军不断传回消息。刘湜先是把被李不弃从胄案开革出去的几个官员找去关起门来不知说什么,这些官员走了之后大约过了两顿饭的功夫刘湜就急匆匆去了御史台。

果然不到傍晚,从御史台和通进银台司那边就传出消息来:御史刘湜弹劾李不弃贪污大罪三条,小罪数条。这条消息立刻又引爆了东京的圈子,御史言官纷纷跟进弹劾李不弃,对于一个小小的三司判官来说这也是殊荣了。

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已经基本达到实用了,尤其是刚试制出的陶活字比木活字更耐久,是毕昇最得意的发明,只是毕昇对陶活字的缺点也很苦恼。

把胶泥烧制的时候原本刻好的字容易变形,所以烧十几个字,不一定有一个满意的,因此在胶泥上刻字时笔画不能太细,这样就造成陶活字不能印小字。

李不弃问为什么不用铁、铜或铅作活字,那样造新的活字只要翻模就好,而且字体可以做得比较小。毕昇却回答说金属材料不沾墨。

李不弃恍然大悟。这个时代的墨是用水稀释的,水的表面张力太大,在金属表面不浸润啊,所以后来的印刷要使用油墨。李不弃穿越前就是搞化学的,降低表面张力的法子还是有一些的。于是他给书院的山长邵雍和毕昇交代,要搞三套活字陶活字用来印刷广告、揭帖这种需要用大字的,木活字用来印刷书籍传单,而铅活字用来实验油墨。

活字印刷是功在千秋的事情,李不弃要求书院要全力支持,除了立刻招一些工匠,还要再招募一批读书人来勤工俭学搞个印刷工场。

此外,李不弃还贡献了一种曾被称为“仿宋体”的字体,又对毕昇发明的“检字盘”提出了几个建议。

从折英惠那里李不弃却没有问出什么有价值的情况来,所以他对折家的迟钝感到非常不对劲儿。只是折英惠藏在东京的事又不能大举声张,他只好一脑门官司的回了城。

周青的副手又派人押运了货物回来了,他带来了几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他们在高丽也发现了人参,从高丽人那里买了一批回来。而且这次在辽东海边与他们交易的女真人是一个大部落,货物远比过去那几个小部落充足,不但人参多了,还能拿出虎皮、绿松石和东珠,因此他们这次不但带回来的人参和皮毛等货物都增加了不少,而且增加了宝石和珍珠两项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