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九 招募书手

周青笑到:“只要有钱,那些官吏定然会当睁眼瞎的。”

李不弃说:“好,你去办吧。原本给你们定的身份就是海贼,这个身份可以适当用一下,也为以后的事情作些铺垫。”

周青躬身说:“是。这几日我便回登州办这事,顺便看看又捕了多少海豹。”

秋闱过后各地举子纷纷上京,即是趁着天还不是最冷赶路,也是到京之后打探消息切磋技艺。

李不弃从礼部小吏那里得来的消息是这次各地共有举子两万多人,而上一科进士及诸科录取了八百三十九人,这一科也不会多到哪里去,所以录取比例大约在三十分之一左右。所以说,这些举子中绝大多数人是考不上的。这些考不上的人中也是藏龙卧虎,把精英挑选出来将来就有大用。

比如说很多寒门举子,其实素质比富家子弟还要高些,但是他们生活的圈子决定了他们的见识比较差些,有很多人则干脆是因为没人点拨应试技巧所以卷子在第一轮就会被刷掉。但是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补齐这些缺陷,他们就能够与那些富家子弟一较长短。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你既然是寒门子弟,就不应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吧?应该多少对民间疾苦有所了解吧?李不弃不敢指望他们当了官能够比现在的官更顾忌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但是做事应该更靠谱些吧?应该不是光会耍嘴皮子吧?

从第一批举子到京时李不弃就派人在各处中低档客栈贴出告示,招聘书手为图书馆抄写书籍。条件很优厚,提供食宿,工作时间灵活,提供科考考试指导,入选者还可以使用图书馆的书籍。后两条对寒门举子可是太有杀伤力了。

当然这招聘条件限制很多,首先要有举子身份,其次是要自证家贫,第三则是陕西、荆湖、广南这种一向考中进士较少的地方的举子优先。而且应聘的举子要通过考试。考试也分三步,首先要把自己得意的文章拿出来请考官点评,然后要通过笔试,最后还要通过面试才成。

每年的举子中都有穷人,有些人甚至考完试无钱回乡,只能漂泊京城等下一科再考,一考就是几十年。所以这招工的告示一贴出来就引得一些穷举子动了心思。何况李不弃头上还顶着诸多光环,虽说被士林不待见,但是至少有乐善好施的名头。

于是到城外李家庄子求职的举子络绎不绝,那些被录取的举子们很快就开始了抄书工作,被拒绝的举子也会得到一部丁度编的拼音注音《新编正韵》和礼部考试指导用书《玉篇》。这对于那些没有余钱买书的举子们真是莫大的帮助,于是寒门举子都说李不弃的好处。

这样后来的寒门举子都想到李家庄子碰碰运气,有新人便寻找同乡,同窗打听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