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六 迷信害人

和尚依然低垂着目光平静地问道:“那些在禁军和诸班直中的教众可得到保全?”

徐澈连忙答道:“那些人大都是我亲自联络,一向不假他人之手。因此大都应该能保全的,只是不知官府从哪里得了我的画像,遍悬于各地,要想再回汴梁联络他们却是难了。”

和尚不紧不慢地说:“只要藏在赵官家身边那些人能保住就好。弥勒菩萨的感召无处不在,从来不缺信奉的人。等官府折腾累了,你们再回去收拾局面就是。只是李不弃那些能让赵家天下千秋万代的本事还是要打听清楚,不可误了本教大业。”

头陀忙说:“弥勒菩萨保佑。这次给徐堂主报信带他脱险的信众,是曾在李不弃的木器铺子里做工的。他说对李不弃的本事有些了解。”

“嗯?”和尚终于抬起了垂下的眼帘:“这是何人?可信吗?”

徐澈忙禀报:“此人叫郑恩,他爹原是小吏,因为一个案子给下狱弄了个瘐死,自此之后便痛恨官府。去年时他就拜了弥勒菩萨,只是后来与他联络的信众给捕了去,便失了联系。后来他找到了香主屠三,并为屠三信重,于是屠三给官兵围住时让他带了信物和信众名册前来报警。我问了他教中的事情,都能对上,当是可信的。”

和尚又问:“那他只是一个在铺子里做工的,如何对李不弃的本事有了解?”

徐澈说:“那铺子的掌柜等人都是李不弃的旧识,李不弃的本事对他们从不隐晦。那些人又对郑恩等人多有吹嘘,因此郑恩便得知了。”

和尚不敢相信地问道:“就这么简单?谁的本事能随意让别人得知的?其中必然有诈。”

徐澈却说:“一开始我等也怀疑有诈,可是郑恩却说李不弃不隐晦是因为他的本事不怕人学,学会的人多了,大宋天下就千秋万代了。”

“这是什么道理?”

“李不弃说百姓有衣有食就不会造反。会他的法子的人多了,大宋不缺钱粮,不必搜刮百姓,大宋天下自然安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