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把李不弃当陪衬的,现在自己却成了路人甲,失落啊!心有不甘之下另一位秀才出场了:“在下福州张达权向李兄请教。这首词不是李兄现在作的吧?其中有一句‘梅花散彩向空山’颇让人疑惑。此乃汴梁,平地无山,便是汴梁周围也并无山峰。却不知这一句从何而来。”
这是暗指李不弃这诗不是自己写的呢。要不说作文抄公也要长脑子,世上聪明人多得是,弄不好就让人抓住把柄。
不过李不弃却早已想好了补这个漏洞的说辞。他随意一指不远处的一处假山:“谁说汴梁无山?那不就是座山嘛!”
几个秀才的脸都抽成了菊花:“这也行?”
李不弃说:“难道诸位没听说过以小见大?这山虽小,但中正在陕西和颖昌府是见过大山的。”
就这么完了?几个秀才很不甘心的面面相觑,指望着谁能挑出点儿毛病来。若是能挑出毛病来也是扬名的机会啊。
这时候折家小娘子已经挤进了亭子凑到李不弃身边叽叽喳喳:“呀!这就是那个让李提举承诺一万年的姐姐吧?太好了,可算见到真人啦……”
李不弃看赵敏已经有些待不住了,但是还有正事儿要和赵敏聊啊。他决定尽快摆脱这些秀才,于是说:“往常总有人说我的诗词粗白不文。今日正好来了灵感,我这里又得了一首,也正好对此作一个解释。”
一听说还有,众人立刻催促李不弃做出来。李不弃来大宋之后没少听曲,现在也仰头四十五度向天便哼唱出来:“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访戴归来,寻梅懒去,独钓无聊。一个饮羊羔红炉暖阁,一个冻骑驴野店溪桥,你自评跋,那个清高,那个粗豪?”
这元代薛昂夫的《蟾宫曲》可是从头到尾都是典故的,说李不弃不用典的人就可以歇歇了。只是蟾宫曲是后世昆曲常用的调子,现在这个时候听起来却显怪异。叶敦就问道:“李兄这首词却是怪异,以前为何没有听过这样的词牌?”
李不弃笑道:“我刚才都说了‘你自评跋’,何必纠结什么词牌?想那唐时之前又何曾有‘采桑子’、‘浣溪沙’、‘木兰花’这样的词牌?可见世上本没有什么词牌,唱的人多了便有了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