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璋却说:“陛下且慢,抄了贼窝子其实不难,难的是不让一个贼人跑掉,再者顺藤摸瓜,把那些把大宋机密卖给夏贼的蠹虫都揪出来以绝后患,也是让人引以为戒。不然只怕以后还会有人重蹈覆辙。上次捕捉弥勒教贼人时一时不慎让贼人跑了许多,臣深自责,苦思冥想总算想了个主意出来。”
赵祯问:“什么主意?”
李璋就把李不弃给他出的主意说了一遍,赵祯眼睛里满是小星星——呵呵,皇帝其实也很喜欢戏剧性的情节——立时皇帝就同意了李璋的计划。
于是掌灯时分就在闻歌楼熙来攘往的时候大街上就走来了一群勋贵子弟,亢奋的情绪让路上的行人纷纷闪避。李不弃拉着跃跃欲试的高遵裕问:“这闻歌楼你们应该来过吧?可清楚里面的格局?”
旁边一个胖子却立刻说:“哥哥说别处俺们肯定熟悉,可这闻歌楼真的没去过几次。谁都知道枢密院的那帮穷酸爱往这里来,俺们这些将来在军营混的自然要避开这里,不然若是结下梁子,以后就有苦头吃了。”
呵呵,这样啊。李不弃豪气冲天地说:“那你们是不是觉得很憋屈?今天只要不出人命,出了什么事我担着,你们一会儿只要听命行事,少不得让你们在闻歌楼抖抖威风!”
这下一干勋贵轰然叫好,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一会儿功夫就是十几个十岁到二十岁之间的勋贵子弟带着五六十个伴当一下子涌进了闻歌楼,把老鸨子吓了一跳以为是来砸场子的。老鸨子连忙上来招呼:“哎呀几位公子,是听曲还是打茶围?”
高遵裕不耐烦地扇着扇子说:“今天哥儿几个高兴,特地来光顾你家生意。把最美的姐儿和唱得最好的姐儿都叫出来,少不得缠头。可不要弄些姿色平庸的糊弄我们。”
老鸨子都是有眼力的,一看就知道这些都是公子哥,根本就糊弄不得,连忙赔笑:“几位公子今日可是来晚了,几个最出色的姐儿都在陪客人呢……”
高遵裕直接打断她的话说:“我不管,若是不立刻让你们这儿最好的姐儿出来,我们几个就把你这楼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