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问:“吕相公以为不妥么?”
“臣以为质疑先王教化之法,质疑圣人择人之法,此为狂妄。”
章相公赶紧把手里侄子的文章攥成一团:“臣也以为写这些文章的人甚是狂妄,必须申斥。”两害相权取其轻,章相公可是顾不得侄子的面子了。
两位相公意见一致,赵祯眼中隐隐透出一丝失望:“哦,既然如此,那就有劳两位相公办好此事。只是年轻人容易思虑不周,给他们说明缘由就是了。”
晏殊没有说话,反而一直仔细的观察着皇帝的表情。皇帝眼中那一丝一闪而过的失望没有逃过他的眼睛,晏殊再次确定皇帝已经有了改革的意思。
现在不改革也不行了,光是一个财政压力就难以解决,继续向民间搜刮会出事的,皇帝显然也感觉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心里认为吕夷简和章得象不过是在螳臂当车。
他心里有些暗暗庆幸。吕夷简和章得象反对改革,那么必然会被意欲改革的皇帝拿掉。现在辽国那边快消停了,宋夏也要议和,皇帝就不必像战时那样必须保持朝堂的稳定,应该很快就会有动作。吕夷简和章得象被拿掉,按照排序就是他这个参政上位的时候了。
两位相公要申斥写这些文章的人,那些文人士子肯定是不服的,两位相公如何避免被文人士子的口水淹死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儿啊。幸亏李不弃把这些文章这个时候抛出来啊,这事儿可以让吕、章两人头疼,若是晚几个月只怕就是他这个新任宰相头疼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他不禁看向李不弃,心里已经有了决断:“以前这样的东西是无论如何到不了皇帝眼前的。这个李不弃生出多少事来,不能让他留在皇帝身边了。”
吕夷简和章得象回到宰相的值房才发起愁来。两位宰相年纪都大了,在朝堂上混的久了,经常给人弹劾成筛子,对什么“君子”的名头已经不大看重,不可避免的在面子问题上不太敏感。可是问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才发现这事儿真的不太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