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流泪树

最早认识橡胶的,应该是美洲最古老的居民印第安人。

十五世纪末的时候,哥伦布第二次航行到美洲的海地岛,他看到当地的印第安人在做一种游戏:许多人围在一起,一边唱歌一边将一个浅黄色的圆球扔来扔去,这个圆球落到地上,居然还会高高弹起,哥伦布大感惊讶,仔细打听后,才知道这个圆球是用一种树的树汁干燥凝固后制成的。

印第安人将这种树汁叫做“卡乌巧乌”,意思就是树的泪水,他们将这种树汁晾干之后,就可以做成好玩的橡胶球。

还有的印第安人将赤脚浸入树汁里,拔出脚来晾干之后就成了最古老的雨靴。

但无论是拿来做玩具球还是“雨靴”,都有一个缺点:热天变软沾手沾脚,冬天变硬发脆。因此它没有什么实用价值。

哥伦布离开美洲时,顺便把他大感兴趣的橡胶带回了欧洲,但当时的欧洲没有人知道这种奇妙的东西除了拿来做玩具之外还能派上什么用场,因此,它被送进了博物馆,作为“哥伦布带回的新奇玩艺”供人观赏。

这个时代,还没有人知道橡胶的真正用途。哪怕是作为文具用的橡皮擦,也要一百年后才会被人发现。

“如果它流出来的是乳白色的树汁,而且这种树汁晾干之后很有弹性,那应该就是你说的‘流泪树了’。佩德罗先生,我需要一些流泪树的种子,你能不能为我提供?当然,我不会让你白白付出。”

“这样吧!你如果能够将流泪树的种子运到……琼州,我出一两银子一斤向你购买。”

有了橡胶树种子,当然首选种植地就是琼州,后世海南是国内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这一点说明海南是适宜种植橡胶的地方。

以李元利看来,一两银子一斤种子这个价格一点都不贵,后世橡胶树到处都是,种子也要卖到一百多块一斤,更何况人家还要从巴西运到中国。

这也就是赶上了好时候,没有人知道橡胶的价值,也没有人关注橡胶树种,要是在后世,巴西为了垄断橡胶,是禁止橡胶种子出境的。

十九世纪正是大英帝国如日中天的时候,但英国人为了搞到橡胶树种也是费尽了心思,最后还是一名英国商人买通了巴西海关人员,才得以从巴西偷运出七万粒橡胶树种。

李元利出一两银子一斤收购,其实是给了佩德罗讨价还价的余地的,毕竟从中国到巴西路途太过遥远,而且乘坐帆船的话还要等季风,一年都跑不了一个来回。

李元利安安静静地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的佩德罗有板有眼的鞠躬行礼。

五鞠躬完毕,佩德罗抬起头来。

威震天下的汉王算不上英俊,肤色微黑面容刚毅,蓄着浅浅的胡须,他的穿着很简单,头上也没有什么高冠礼帽,只是戴了一顶方巾。

穿直裰,戴方巾,系大带,这是文人儒士们的装束,也是道士们的常服。

目前来说,李元利对葡萄牙人的印象还算是不错,于是等佩德罗行完礼之后,便命人给他抬了一张椅子过来,赐座。广东通事也得以从地上爬了起来站到佩德罗身后。

佩德罗有点受宠若惊,但他还是保持着镇定,先躬身致谢之后再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到燕京来还习惯吧?”李元利低沉的声音在殿中响起。

佩德罗没想到,汉王殿下的第一句话竟然是问这个问题。

“非常好,非常习惯!感谢陛下的热情款待!”佩德罗由衷地夸赞,和欧洲的风干肉、硌牙的黑面包、绿色的酸奶酪、煮熟的水果、生吃的洋葱、杂烩小麦粥和臭咸鱼比起来,中国人精心烹制的各种食物简直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那就好。鞑子逃走之前,彻底破坏了北方的农业生产,现在很多物资都要从南方运来,所以有时京师的物资也会有所短缺,明年就不会了。”

这个问题佩德罗当然知道,他来的时候就是搭乘一艘安南至燕京的运粮船来的。所以他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李元利提起了话题,双方开始了正式交谈,佩德罗首先向中国君主转达了葡萄牙国王的敬意,接着又聊了一会欧洲的风土人情。

至于向中国购买铁甲舰的事情,他知道没有希望,因此准备放到最后才说,走个过场就行了。不说不行,这是国王表哥交给他的任务。

佩德罗现在一门心思想的是能够上铁甲舰去参观,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是乘坐铁甲舰到海上去跑一趟。

“尊敬的陛下,鄙人有一个请求,恳请陛下能够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