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已经三岁了!您都已经在外面过了两个春节了!”
原来这时候计算年龄,生下来便算作一岁,然后每过一个春节便加一岁,这样算起来,十五还真有三岁了。
“就算三岁也还早吧?至少也等四岁再说。”
“哪里早了?三岁开蒙的多着呢!夫君,你可不能耽误了十五。”
“这个事情我自有主张,再早也要过了今年才开蒙!”想想才两岁多的孩子就要去读书写字,稍有不慎就要被先生打板子,李元利实在是不忍心。
而且现在的先生可不像后世,孩子哪怕被打肿了手打破了屁股,家长也没地方告去,再心疼也得忍着,要是敢闹上门去,那戒尺连大人一起打。
“夫……君!”秀娘的手臂缠上了李元利的脖子,拖长了声音开始撒娇,虽然孩子都已经两岁多了,但其实她自己也不过刚满二十岁而已。
秀娘的心思很单纯,但不能说她没有一点心眼。她很清楚自己的丈夫日后是要登基称帝的,到时还不知道后宫还有多少妃子,虽然自己是正妻,又有长子傍身,但能留住男人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李元利被她没穿衣服的胸脯左一蹭右一蹭,不由得心头又觉火起,他一翻身将秀娘压到了身下,一边动作一边断断续续地说道:“你……放心,我都已经……安排好了,明年,就让十五开蒙。”
“我请昆山……顾宁人先生……做他的蒙师!”
“就是……唔,就是日间所见那位顾先生吗?”
“对,就是他,大儒……别说话了,用心一点!”
正是春宵一刻值千金,岂能负良辰美景?
鸽信就是方便快捷,才过得五六天,高夫人、黄氏、老神仙和秀娘母子就乘坐“长沙号”到了南京,随行的还有两条帆船,把长沙的那点家当全都搬了过来。
高夫人一行来得突然,船驶到旱西门才派人来传信,李元利一得了消息,连忙带了亲兵们赶往旱西门外。
旱西门外便是南京的水陆码头,从其它地方来的船要在这儿停靠,到其它地方去的客商也要从这儿登舟,因此十分繁华热闹。
三元领了众亲兵上前驱散了围在码头上指指点点看“长沙号”的商贾百姓,李元利快步上得船来,先去给太后奶奶和母亲磕了头,然后又给老神仙见礼。
中国自魏晋以来,历朝历代都提倡“百善孝为先”,“以孝治天下”,别说李元利现在还只是个王爷,就是日后做了皇帝,照样要去给两位老太太磕头请安。
“奴给王爷请安!”秀娘向李元利道了个万福,然后从身后拉出个胖乎乎的小子来,说道:“十五,你不是想爹爹吗?还不快给爹爹磕头!”
两岁出头的小家伙似乎有点害怕眼前这个魁梧的男人,紧紧地抱着秀娘的腿既不放手,也不开口。
“十五,快叫爹爹!等会爹爹带你骑大马!”李元利蹲下身来,满面笑容地诱惑道。
“十五!忘记先前娘亲给你说的话了?”秀娘却虎着脸道。
“娘……孩儿没忘!”
“那你还不去给爹爹磕头?”
这下小家伙不再犹豫,放开抱着娘亲的手走前两步,跪下来以额触地,口中说道:“孩儿李瑾拜见父王!”
跪拜行礼有板有眼,看来大人没有少教。
“回家喽!”李元利哈哈大笑,一把将儿子抱了起来放到肩上,一行人下得船来,直奔汉王府。
虽说是连续坐了两天船,但却没有一个人喊累,吃过饭高夫人便要李元利带她们去逛园子,走了东园走西园,一直到天黑了下来,这才意犹未尽地回房洗漱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