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一举两得

王拙问道:“王爷可是担忧各地官员不够?”

“正是!难道你有什么主意?”李元利看了他一眼,“有什么法子说来我听听!”

“王爷!你忘记咱们军中那些老兄弟了?臣觉得让他们治理一州一府可能不行,但治理一县之地应该没有问题吧?”

这确实是个主意,李元利眼前一亮。大兴军于兴山立军之时,他便要求军中上下全都要读书识字,这么多年下来,原来那些老兵基本没了文盲,有的还能教导新兵。而且对于大兴军政策最为熟悉的,不是那些科举考试出来的书生,而是这些跟随他多年的将士。

可这些人现在军中也是正当用之时,要是把他们抽出来,对部队的战力肯定会有影响,他将这顾虑一说,王拙又道:“不是将他们全部调出来,那样还有些人不愿意呢。”

“原来忠贞营的老兄弟越来越少,而且这些年来南征北战,许多都是有伤在身。臣的意思,是将这些年纪偏大的,身上有伤而且立了功的调到地方上去,就算不能做县令,也能做个县尉,若是连县尉也做不成的,那就带衙役抓贼捕盗好了!”

“这对他们来说也是赏功!让军中所有将士都知道,只要学好本领,为王爷奋勇作战,当兵也能有一番前程!”

李元利在心中盘算了一下,这个法子确实是一举两得,一是能够解决一部分官吏缺额,二是能够解决退伍老兵的安置,完全可行。

至于能不能做好县令等职位,李元利反而不大担心。这个时代只要识字便有了做官的基础,四川开始的时候就有许多县令是从军中调去的,他们一样做得十分出色,像任武这样有能力的,更是做到了尚书之位。

其实读书人们读的书,当了官真正能用到多少?难道你能用“之乎者也”去教百姓们耕田种地?

处理完了俘虏和降清汉官的事情,话题说到了收复南京之战上来。

南京一役,大兴军前后伤亡达六千余众,其中战死者近两千,轻重伤四千余人,如果不是军中都有经验丰富的医士护士,那死亡的士兵将会更多。

这个时代的战斗,其实当场死亡的并不多,绝大多数都是受了伤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医治才死亡,大兴军在这方面已经做得足够好。

大兴军以数千人的伤亡拿下南京城,这样的战果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胜。但六千多人的伤亡却让李元利感到十分心痛,特别是马腾云麾下的王加玉部更是已经伤筋动骨!

“在雨花台建一座烈士陵园,以供后人瞻仰!”虽然说都是见惯了生死之人,但每次战后说到伤亡的时候,李元利和其他将士一样,心情都不会好。

时至今日,伤亡士兵的抚恤已经不需要他再多加叮嘱。银子是军需后勤部核对下发,军法处从中监督,而且各部将士也有检举的权利,要想从中搞鬼根本就不可能。

大家只沉默了一会,李元利便继续说道:“听马军长说这次江西百姓请战呼声很高,各部战损这次就抽江西备军来补足吧。”

“臣遵命!”马腾云站起来躬身行礼,随即又道:“王爷,江右军民早就期盼能够为驱除鞑子出一份力,现在总算能如愿以偿了!”

大兴军三十万将士来自天南海北,却唯独没有江西士卒,原因无他,大兴军从没有在江西招过兵,只是组建了维护地方秩序的备军。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战争史,名将猛将多不胜数,但要说起勇猛善战的士卒,若单以汉人来论的话,却是首推秦兵。

自周以来,八百里秦川便养育出了一支支英勇善战的军队,周朝虎贲军、秦朝铁鹰锐士、隋朝骁果军、唐朝关中神策军、北宋西军,哪一支不是精锐?就算是到了明朝,陕甘宁三边边军也是大明边军两大精锐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