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劝进

李定国和众人自然不肯起,劝进嘛,哪有你一说就答应登基的?必须要反复辞让,表示谦逊不受,贤臣们要反复坚持劝进,来回三次,这叫三辞三让。

可李元利压根不懂这些,此时见他们犟着不肯起来,他还不将就了。

“你们愿跪就跪着吧,等我说完了,想起来的就起来!”李元利回头一屁股又坐到椅子上,“首先一点,以前我就说过,不将鞑虏完全驱除,我就不登基称帝,此时鞑子还占有数省之地,怎么能在此时登基?”

这话刚一说完,所有人都从地上翻身爬起,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三辞三让,来来回回起码得拖上一年,这只是个形式,今日才刚刚开头,意思到了就行,最主要是最后一次,必须得声势浩大,而且还要一颗坚定的劝进之心,不答应就不起来。

李元利有点傻眼,他还准备苦口婆心地劝他们呢,没想到是这个样子!

不过已经到了口边的话还得说出来,“登基是大事!现在咱们连国号都还没定,还要选黄道吉日,咱们连钦天监都没有……”

李定国道:“殿下所言极是,臣以为可令礼部着手准备相应事宜,一旦灭了虏夷,便可请王太后诏告天下,行禅让之礼!”

“嗯,就依将军之言!”李元利从来没想过要推辞,他转头对坐在身后的陈恭尹道:“稍后你给礼部发份公文,让他们着手此事。”

“这件事就这样办,咱们接着说其他的。”

这次是王拙站出来,他虽然和马腾云等人一样是军长,可还挂了个兵部侍郎的职衔,而且大家都知道他还在忠贞营时便在汉王麾下,深得汉王信任,日后汉王登基之后论功行赏,刘体纯如果排第一的话,王拙绝对会排第二。

“王爷!臣认为此时应当继续挥兵北伐!”

“大军刚取南京,直隶各州府也是刚入我军之手,此时应当稳固根基才对,为何你觉得要立即北伐?”

“我军所至之处,士绅百姓拥护,根基早已稳如泰山!但虏廷若是得知南京失陷的消息,有很大可能会马上撤回关外,臣担心他们会裹挟人口,到时燕京只剩一座空城,取之何用?”

“王爷!我觉得那马夫藏身总督署,怕是有所企图!”

讲完了内家拳和外家拳的事情,尤烈见李元利没有再追问,便有些担忧地又说道。

李元利其实也有这个想法,最开始他以为这马夫只是个无家可归的孤苦老汉,哪知却是一名正当年的男子,而且还身怀武艺!

这样的人,却甘愿在总督署做个马夫,而且还一做就是十年,说是其中没有古怪,谁信?

不过这何庆琳应该不是针对李元利来的,但这总督署内,到底又有什么吸引着他?

“先不要惊动他,让封义去查一下,看他是不是真在这儿做马夫做了十年。”

尤烈理了理头上的懒收网巾,“我觉得应该是真的。以前总督署那么多人,咱们随便找个人来都能问出真伪,他肯定不会那么傻吧?”

“无论如何,先搞清他的来龙去脉再说!”

李元利倒没觉得这何庆琳在总督署对他有什么威胁,现在命人去调查他,更多的只是好奇,可对于尤烈和封义来说,这就是大事,任何王爷身边的隐患,都必须要及时清除。

第二日早上七点过,众人就陆陆续续到了总督署。

才过了大半日时间,“汉王府”的匾额还没做得出来,原来挂的“江南总督署”匾额已经摘下来放好,听王爷说日后要办个什么“博物馆”将这些物件陈列起来,供世人观赏。

门外四名亲兵背着枪分左右站得笔直,不远处聚了不少南京城的老百姓,他们已经有十来年没有见过汉人衣冠,此刻见着这些头戴圆顶无脚幞头,身着短褐,脚穿薄底快靴的汉王亲兵,一个个都异常兴奋。

“大郎,看见没?那就是咱们汉人的衣冠!”

“爹,我也要穿咱们汉人的衣冠!”

“我儿还未及冠呢,只能梳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