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的啸声过后,随即响起的是炮弹落地的“噗噗噗”的声音和“轰隆隆”的爆炸声,正逐渐提速的鞑子重甲马军根本没有回过神来,一瞬间就倒下了一大片。
震耳欲聋的炮声中,大地似乎都在颤抖,泥沙乱飞,弹片飞溅,弹落点方圆二十丈内几乎没有站立着的马和人。后面的鞑子下意识到地勒了一下马缰,他们不知道前面会不会再有炮弹飞来,这只是一种趋利避害的本能。
但身后的鼓声却越来越快,这是催促他们继续冲阵的鼓点,这是军令!
惊慌失措的鞑子迅速安抚好受惊的马匹,准备继续冲锋,这时,大兴军的第二轮炮弹又飞了过来。
因为没有时间重新调整角度,炮弹仍然落在了原来的地方,但巧的是,重新冲锋的鞑子迎头又正好碰上了这轮炮弹!
两轮炮击近百枚炮弹爆炸,给鞑子的重甲马军造成了至少上千人马的杀伤!
前面几排的马军士卒倒下了不少,幸存者茫然地左顾右盼,似乎是在搜寻什么东西,其实他们只是被炸晕了头!
大兴军只有数十门迫击炮,还做不到覆盖整条战线。
伤亡的重甲马军只占了半数,剩余的马军迅速回过神来,这次他们不用战鼓催促,爆炸声刚响过,立即扬鞭催马,加快速度向敌阵冲去。
等待他们的是直径三尺的巨大的铁桶良心炮!
这种炮原本没有多大准头,没有人能预估到发射的炮弹会飞到哪儿,但李元利给炮弹加了尾冀之后,这种炮弹也变得可控起来,弹落点误差一般不会超过十丈,而且只是横向的误差。
赖塔心里很清楚,今日一战必须速战速决,如果在两个时辰之内不能吃掉眼前这一部大兴军,那就必须赶快撤退。要不然等附近的大兴军闻讯赶来,全军就将陷入重围。
因此他命令大军发动攻击,连预备队都派了上去,只留下一百多名亲兵护卫左右。
王加玉站在大兴军军阵中的一输辎重车上,双手举着望远镜向前方眺望。其实他心里也有点紧张,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
面对成千上万的骑兵冲锋,那种扑面而来的压力普通人根本无法承受,没有经历过这种战阵的人也无法理解,更何况冲在最前面的是人马着甲的重甲马军!
东虏鞑子的重甲马军战力不言而喻!
崇祯二年的京师保卫战中,袁崇焕令王承胤在西北列阵,他自己则在西面列阵以备战。王承胤在被后金重甲马军的冲击后心惊胆战,擅自把部队向西面袁崇焕大阵靠拢,后金重甲马军趁机把明军大阵冲开了个缺口,袁崇焕亲自带人及时关门,把几百名后金重甲马军关在了大阵里面。
这部分重甲马军立即全部下马步战,“名震天下”的关宁军居然吃不掉这几百人!后来在后金马军的内外夹击下,还是让这几百名重甲马军跑了一部分,由此可见东虏重甲马军战力之强。
可别以为东虏马军对战步兵时的骑射就是冲到敌阵前跑马射箭。马军用的骑弓射程短,再加上战马在高速运动中,马上士卒射出的箭矢命中率太低,所以这种边跑马边射箭的方式在和步兵步弓的对射中吃尽了苦头。
能够在飞奔的马背上准确命中目标的神箭手有,但那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别说东虏鞑子中这种人不多,就连马背上长大的蒙古人中也没有多少。
鞑子的重甲马军的骑射其实是骑马到弓箭射程内,或下马或在停止不动的马上用步弓向敌阵放箭。这个时候,敌人的步弓和火枪对重甲马军的铁罐头来说伤害并不大,所以他们能够大占上风。
如果对战的敌人是群乌合之众,几拨箭雨下来可能就会崩溃,而一旦敌人军阵出现散乱或即将溃败的迹象,重甲马军就会立即上马发起冲锋。
若是敌军步兵阵型尚严整而且死守不出,鞑子将领就会让所有重甲马军轮换上阵射出箭雨或直接进攻,直到敌人士气体力都消耗殆尽后再发起猛烈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