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长沙号

一直到被李元利强行留在了长沙,他才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学识,在这位大兴军元帅的面前似乎完全不够用,在某些方面,这位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足以担当他的导师。

“汤先生,这是咱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我相信后人在提到长沙号的时候,同样不会忘记你的功绩。”

“不,元帅!这都是因为有您的指点!”汤若望看着李元利,“元帅,如果您能潜心于科学技术的研究,我相信您日后一定能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

“中国需要科学家,但目前最迫切的是赶走异族,统一国家!汤先生,我没有那么多精力,所以只能依赖你了。”

看看时间已经过了一个时辰,李元利下令返航,汤若望又回到了船艉,刚才测试的是逆水的速度,现在顺水也要测量。

船在江心调转头来,速度更快,起码比逆水快了三分之一!李元利习惯了后世车船的高速,对这样的速度并不以为意,但陈奇策的眼中却满是惊骇之色。

据他所知,现在的海船哪怕是最快的鸟船,速度也没有刚才长沙号逆水而上快,而现在顺水而下,这速度简直象要飞起来。

若是自己手中有两百艘这样的船,再配上大兴军的火炮……

陈奇策心中想着好事,嘴上不由得“嘿嘿”笑了起来,李元利好奇地看了他一眼,让他尴尬不已。

回到湘潭,长沙号又驶回了船厂,里面还要配备各种生活设施,还不能马上使用。

李化已经收集了所有数据,和汤若望一起来见李元利。

“帅爷,逆水速度十节,最大功率能达到十二节,顺水十八节,最大功率能达到二十节!最经济的巡航速度是十五节,每个时辰耗煤四百斤,煤仓装满的话可以连续航行十天。”

李元利满意地点了点头,反正这船也出不了远海,十天的续航时间已经完全足够使用。

随着船坞内的水位越来越高,船也慢慢浮了起来,半个时辰之后,坞门内外的水位终于平齐,坞门打开,牵船出坞,稳稳地停靠在坞外的码头上。

“元帅,给这艘船起个名字吧?”汤若望看着李元利道。

“就叫长沙号吧。”李元利随意地说了一句,汤若望暗暗鄙视了他一番,这名字完全没有一点创意和气势,根本配不上有史以来的第一艘蒸汽铁甲船。

不过这是专门为李元利造的,他愿意这么叫,别人也没办法。

“走,上船!”不光李元利和汤若望兴奋,船厂其他人也很激动。

“帅爷,还没装煤呢!”四年过去,李化也长成了二十岁的小伙子,渐渐地沉稳起来,没了少年时的跳脱。

“那还不赶快叫人去运来!”船厂里有几台蒸汽机在使用,自然是不缺煤,李元利一声令下,工人们连忙用铁皮斗车开始往船上装煤。

煤一上船,李化便带着人进了锅炉房,今天是“长沙号”的首航,相关人员全都要在船上记录各种数据,以便计算出最为经济的巡航速度。

由于减少了桨手和操帆手,长沙号只要几个人便可以开动,这就节省出了不少地方来给随行的亲兵居住,趁着锅炉生火排汽的时间,李元利带着栓柱和尤烈兴致勃勃地参观船舱。

“这是我的了!”李元利指着船艏第一个房间,扭头对身后的亲兵说道。

一般船的驾驶舱都是放在船艉,这是因为船舵的舵叶都在船艉,但长沙号和其它船不一样,它是按战船来设计的,船艏和船艉的甲板以后都要安装舰炮,因此只能加长舵杆,将驾驶舱放在了船的中间。

“大帅,您住船艏不安全,要是碰到敌人,岂不是首当其冲?”栓柱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但李元利根本不以为意。

“这是在水上,老远有船来就能看见!再说咱们的枪炮难道是吃素的?”

由于长沙号吨位不大,根本无法承受大口径火炮的后座力,因此李元利已经叫汤若望成立了一个火炮研制小组,先研制小口径舰炮和无后座力炮。